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举办仲裁秘书人才培养座谈会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4��
�۽�������
��ѧ�����ʵ��

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举办仲裁秘书人才培养座谈会

中国高校之窗

日前,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于东莞校区举办“实践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座谈会。本次会议聚焦“法学专业仲裁秘书人才培养”的主题,特邀广州仲裁委员会东莞分会、佛山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代表,就仲裁领域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法学院副院长陈华丽主持。

2025033177379.jpg

实践育才固根基,创新模式育专才

会上,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李岚以“法律人才差异化培养与接地气育人”的探索与成效为题,系统阐释了法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李岚指出,学院近年来着力构建“校政企协同、产教研融合”机制,通过设立卓越法治人才特色班和涉外法治人才特色班,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学模式,并与法院、律所等实务部门共建实践基地,实现“课堂教学-实务训练-职业发展”的全链条衔接。李岚强调,法学教育须以社会需求为引领,既要仰望法治星空,更须扎根实践土壤。

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鑫就学科竞赛成果进行汇报,并详细介绍了特色班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优异表现。李鑫表示,期待与仲裁机构合作共建仲裁秘书人才特色班,定向培养契合仲裁行业未来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行业对接引方向,校企协同拓新途

广州仲裁委员会东莞分会副总监刘海威从行业视角出发,剖析“仲调对接”机制对人才调解能力的新要求。刘海威指出,仲裁秘书不仅需要熟悉程序规则,还应具备良好的调解技巧和应变能力,以妥善应对复杂纠纷,并应具备“谦和处世、严谨履职”的职业素养。同时,他提出,随着涉外争议解决需求的激增,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实务型人才,是未来仲裁秘书培养的核心方向之一。

佛山仲裁委员会主任谢斌高度认可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厚植实践根基、锻造务实品格”的育人理念。谢斌表示,仲裁秘书作为专业化法律职业群体,正面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当前经济活动高频化背景下,仲裁机构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攀升,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的仲裁秘书人才培养,对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希望能进一步与学校深化人才合作。

素养固本铸匠心,职业前瞻谋发展

法学院院长李正华以“三气育人”理念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李正华表示,新时代法治人才需锤炼“沉得住气的定力、弯得下腰的谦逊、抬得起头的自信”,兼具能言善辩的思辨力与倚马可待的文书功底。针对仲裁秘书职业特性,李正华提出实务人才培养应聚焦三大核心素养:规则意识、保密素养与效率观念,并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争议解决机制创新,仲裁秘书的职能可从程序辅助向专业协调延伸,行业亟需兼具法律功底与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坐标,既为法学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亦为仲裁行业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智库支撑,彰显了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服务湾区、深耕实务”的办学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会协同机制,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更多“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罗靖仪、吴泽 图/吴泽 编辑|何宛桢)

中国高校之窗


广州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举办高校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出资方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的院校。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2021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