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发展培育计划落地实施,搭建开放多元的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学习平台,3月25日至26日,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聚焦优秀青年人才成长主题,举办两期“名师圆桌派”沙龙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参与,反响热烈。
3月25日,名师圆桌派第一期活动正式开启。活动以“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奔赴——申请书中的育人密码,你破解了吗?”为主题,由伯川书院院长、机械工程学院孙晶教授担任主持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康慧君教授受邀担任嘉宾,来自全校11个学部、学院、研究所的26位老师齐聚一堂。
孙晶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诠释了大学教师的多重身份,深入剖析了育人与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访谈环节,康慧君分享了自身申报国家级青年人才的经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维度,对申报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主持人、嘉宾与现场教师积极互动,共同探寻申请书中的“育人密码”。
3月26日,第二期名师圆桌派活动举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教授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胡祥培教授,为现场33位教师解析“国家级青年人才成长与发展之路”。
胡祥培指出,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择具有前瞻性、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同时,由于各类人才项目评价标准不尽相同,青年教师应依据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赛道,此外,在申请书撰写过程中突出重点、形成体系,充分展现出自身研究特色。
叶鑫强调,学院与青年教师的双向努力,将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在互动环节,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化学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教师踊跃提问,就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寻求解答。现场讨论热烈,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名师圆桌派”活动是教师发展中心依托我校名师工作室开展的系列沙龙活动。该活动旨在为教师打造优质的交流平台,活动主题广泛,涵盖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人才项目申报、教学竞赛指导、数字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未来,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举办名师圆桌派系列活动,推动学校教师队伍高素质发展。(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