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95个单位和302名个人分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渤海大学教师刘超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也是渤海大学首次获得全国性科普工作的个人荣誉。
刘超,理学博士,现为渤海大学专任教师,锦州市科技特派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和运输保活机制。2016年以来,在科技研发、普及和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包括凌海地区刺参产业发展报告1份,资政建议2份并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与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期间,累计组织开展扇贝、刺参养殖加工方面的产业科技培训10余场,被培训人数超过1200人次。积极协助企业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项,财政资金1800余万元,获评多项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辽宁省首批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典型。
此次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激励,也体现出对渤海大学科普工作的充分肯定。一直以来,渤海大学始终秉承以高校科普工作发展推动社会科普事业进步的宗旨与责任,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供科普资源、培养科普人才、参与科普政策制定以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措施,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后,渤海大学也将继续加强科普工作的宣传与建设,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充分发挥高校的推动作用。(作者:贾雪 编辑:张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