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加强交流互鉴,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伦理学会共同创办、主办首届全国文艺伦理学研讨会,于6月22日至23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索文艺作品的伦理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伦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韩轶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着力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人文学科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会议的召开,就是学校促进新文科建设的有益尝试。希望各位嘉宾通过本次会议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共享经验、互学互鉴,助推文艺伦理学学科发展,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孙春晨强调,作为跨学科或者学科融合产物的文艺伦理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文学艺术本身固有的伦理特性所决定的。在文艺伦理学研究中,要引入道德叙事和伦理叙事的研究进路,打开文艺伦理学研究更宽广的视野。
李伦指出,文艺伦理学研讨会的创办,旨在打造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文艺伦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曹刚在大会特邀报告中强调,文艺创作应坚守道德信念、仁爱之心和真诚初心。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为文艺伦理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加强学科交叉,促进新文科建设的有益尝试,是提升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科学术影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梁海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