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召开“弘扬聂耳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暨“聂耳精神”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集体备课会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昆明学院召开“弘扬聂耳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暨“聂耳精神”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中国高校之窗

4月16日,“弘扬聂耳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暨“聂耳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在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

202404193015.jpg

学校党委副书记李莉,聂耳研究会秘书长周忻,长春小学校长刘春,云南省博物馆信息影像部副研究员杨雯玥,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俊萍、教研室教师代表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嘉主持会议。

会上,各位专家、师生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围绕“大思政课”建设畅所欲言,交流经验想法。

周忻表示,聂耳作为一名音乐奇才、先锋青年、革命战士,他的成长经历内涵丰富,教育深刻,是当下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希望昆明学院深入挖掘聂耳志向高远、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仰坚定、敢于担当的时代情怀,充分发挥聂耳榜样示范,引导青年学子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

刘春表示,昆明学院作为聂耳母校,应当围绕聂耳精神打造学校的文化核心和育人目标,“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创新思政课形式,突出实践教学,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将思政课质量考核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成果反馈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落实见效。

杨雯玥简要介绍了云南省博物馆聂耳文物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够与昆明学院建立合作联系,深化馆校合作,让文物“活”起来,拓展思政课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内容,在沉浸式氛围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感悟聂耳精神的时代价值。

王俊萍表示,本次交流研讨对于如何打造幼儿师专的党建品牌具有极大启发意义,也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校校合作,交流各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发展。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祝立业、教务处处长邓瑶、人文学院吴彦勤教授、音乐舞蹈学院何马玉涓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缪文武副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李守雷副教授、教师代表李珺副教授先后发言,结合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分享了挖掘校史红色资源,弘扬聂耳精神方面取得的成效,针对“大思政课”建设提出意见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朱子霖分享了了解聂耳事迹,受到信仰感召,主动参与宣讲聂耳精神的心路历程。

李莉总结发言表示,聂耳精神是“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情怀担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昆明学院坚持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育人主题,努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聂耳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聚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取得一定成效。为全面构建以聂耳精神为主题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全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持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课”格局。要善于激活社会大课堂,全方位讲好“大思政课”。将教室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行走的思政课”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作者:文图/李涵谦)

中国高校之窗


昆明学院地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市经开区),总占地面积2439.18亩,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昆明大学和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1903年,昆明学院前身——五华书院改办为“云南高等学堂”,之后历经云南省两级师范学堂、云南省会师范学校、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云南省立昆华师范学校、昆明师范学校等时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