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凝心聚力 更上层楼 举旗铸魂 领航发展——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五年党建巡礼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4��
�۽�������
��ѧ�����ʵ��

喜迎党代会 | 凝心聚力 更上层楼 举旗铸魂 领航发展——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五年党建巡礼

中国高校之窗

回顾总结促提升,凝心聚力再出发。为全面展现过去五年劳职院走过的发展足迹、取得的卓然成就,值此喜迎中国共产党北京劳动保障学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际,特推出“党代会巡礼”专题,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锚定新目标、抢抓新机遇、谱写新篇章凝聚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磅礴之力。

本篇将从党的建设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办学治校八个篇章,全面回顾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五年党建工作。

2023122177711.jpg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五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干部队伍精简高效,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顺利完成了第八次党员大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学院治理能力和立德树人水平大幅提升,办学特色愈发凸显,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服务贡献成效显著,国际交流不断拓宽,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斐然,学院影响力与日俱增。

1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管党治党水平不断提升

这五年——

培根铸魂 政治引领有高度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校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校教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央、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这五年——

戮力同心 从严治党有力度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党委不断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压紧压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2023122177712.jpg

▲学校领导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全面守住校园意识形态防线,构建全员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2023122177713.jpg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会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配备精干力量,不断凝聚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合力。创新“蹲苗历练”培养干部梯队,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二级班子结构显著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2023122177714.jpg

▲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政治生态关乎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关乎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党委强化政治监督、细化日常监督、抓好专项监督,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落实常态化警示教育,从严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案件,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

2023122177715.jpg

▲纪委书记为纪检干部作廉政报告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实现新发展

这五年——

润心启智 三全育人开新局

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融三育三结合”工作格局,推动“五育”融合,形成“全程嵌入式成长评价”培养体系。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校课程思政全覆盖,获批北京市“一校一品”德育品牌。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实施方案,获评北京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

2023122177716.jpg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汇演

这五年——

服务首都 立德树人见初心

积极参与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近20项大型志愿服务,荣获“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3122177717.jpg

▲学院与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安置事务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以建设“首善、融通、卓越的现代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6000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3办学定位日益鲜明

专业建设实现新跨越

这五年——

坚持行业办学优势

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学校积极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和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部署,对接“七有”“五性”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以群建院成立了劳动经济管理学院、民生福祉学院、城市安全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顺利结项。

2023122177718.jpg

▲高质量完成特高终期验收工作

学校以国家“双高”和北京“特高”为契机,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国家“双高”中期评价获得“优秀”,北京“特高”学校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验收获得“双优秀”。学校入选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老年服务教学团队入选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通过验收。人力资源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国家验收。人力资源服务职教集团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群获批北京市第三批“特高”骨干专业群,茵澳家政管理师学院立项为工程师学院。城安学院获评国家教育部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获批工信部门“航天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首批开展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23年学校取得科教评价网公共管理与服务类高职院校全国排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居全国前列。学校跻身全国职业院校第一方阵,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大幅跃升

这五年——

扭住专业建设牛鼻子

获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4门课程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以国家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抓手,聚集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红利,探索“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试点。

2023122177719.jpg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教联合体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积极承办和参加国家、北京市级以及行业协会等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6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50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2项,北京市市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1项,“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这五年——

练好数据赋能绣花功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助力教学、助推专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坚实。完成“劳职在线”教学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了数据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移动办公平台,实现全校审批流程自动化、业务流程一体化、信息发布快速化、文件资料共享化。

5协同发展日益增强

社会服务拓宽深化

这五年——

厚植民生福祉责任田

点燃服务发展新引擎

学校五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57725人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536人。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贯彻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并重的职责,落实技能强国使命,响应乡村振兴号召。

2023122177720.jpg

▲政企校党支部同上专题党课

发挥国家“双基地”平台和培训鉴定优势、北京市养老人才教育培训学院作用,承担全国养老机构院长培训、北京市老龄产业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高级研修培训,为北京养老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河北雄安一方、光明职业培训学校精准帮扶,累计为雄安培养技能人才106人次。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指导,联合培养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学生。连续多年承接定向援藏教育培训任务,开展京蒙扶贫协作教师进京培训。依托专业优势,逐步形成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社会服务格局,服务地方发展迈出新步伐。

6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书写教育国际化新篇章

这五年——

国际化工作确立新思路

校际合作呈现新局面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建立了具有劳职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构建了“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长短结合、师生并举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开设分院,设立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在泰国建立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传播中国文化和职业教育标准。构建留学生教育OCEP教学模式,培养马来西亚、泰国来华师生。输出电子商务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用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本科教学。

累计选派近百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国(境)外交流培训,选派160名优秀学生赴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交流学习,拓宽了国际视野。

7引育并举守正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这五年——

深栽引才栖凤梧桐

激发人才队伍新动能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达到18.4%,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达到88.6%,高级职称占比达到44.6%。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以“三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三师”引领、“四段”梯队培养方式为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专业课教师“双师”比例达到82.17%。

跨专业、跨院系、跨校企组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市级创新团队2个、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

新增入选北京市人才项目16人次,教师队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整体结构持续优化,为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8完善大学治理体系

办学治校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

服务保障提档升级

贴心共筑绿色安全新校园

于法有效、于理有据的制度体系初步建成。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新建修订学校规章制度400余项。加强学校内控体系建设,规范项目流程管理。

成立资产管理处,全面盘点国有资产。优化机构,精减法人实体,技校和实训中心整建制并入学校。全面推进后勤标准化建设,实现学校食堂全面社会化、标准化运营。

美丽校园和健康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守住校园师生健康安全底线。

五年栉风沐雨

五年砥砺奋进

五年开创辉煌

沙场百战袍未解,征途万里再启程

回望非凡五年,谱写赶考新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行稳致远,守正创新,劳职再出发

中国高校之窗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于1985年成立,2006年改制更名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北京市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骨干校建设验收并获得“优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