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的任务,就必须积极响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研读教育部“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四新”系列文件,贯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加快推进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等系列文件精神,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高阶学习为最终评价标准”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理实结合、工学结合”,以毕业就业为指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积极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工作。
一、理念与思路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教育改革创新重点是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的改革创新。体育学院为焕发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不断总结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创新提出了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
(一)坚持“四新建设”导向、引领改革创新
专业建设秉承“四新”建设导向,引领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施“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新文化”战略。树立适宜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建设富有家国情怀素养、专业技能交叉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凸显、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范式。
(二)坚持贯彻“OBE”理念、对接社会需求
坚持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引,“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立足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实施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社会需求对接毕业目标,将课程目标对接毕业要求,注重课程教学、能力培养、毕业目标、岗位能力人才培养主线的逻辑生成,理顺人才培养思路。
(三)坚持“职业鉴定”制度、对标岗位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是体育行业专业人才评价标尺,也是检验从业资格的重要依据,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供应关系,就必须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施“1+X”证书毕业制度,鼓励学生参与鉴定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认证,满足从业标准。
(四)坚持“特色培养”途径、实现差异发展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利用地方办学资源,积极开展人才特色培养,实施民族体育特色、冰雪运动新色和职业技能鉴定亮色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化、差异化,形成错位竞争优势,提升毕业就业质量。
(五)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推进协同育人
通过引企入教、引企驻校、引行入校、推教入企等多种形式,借助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积极拓展产学合作育人途径,将学生实习与单位用人紧密集合起来,推进协同育人,实现实习、就业联动。
二、教学改革——“四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逐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抓手、以毕业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浓郁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显著、课程体系结构完善、实习实训落实有效的适应当下体育产业发展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思路,体育学院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落实四个对接、坚持三个融合、凝练三个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落实四个对接”
1、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需求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升地方普通本科院人才校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使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旨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问题。为此,体育学院结合时下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树立了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体育职业资格认证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对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给侧改革。
2、培养目标对接职业岗位
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结合体育行业发展动态,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为避免专业间同质化培养现象,体育学院建立了以国家职业资格大典为依据、以输送行业人才需求为靶向、以国家体育类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为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贯彻OBE教育理念,依据国家职业资格大典,制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设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3、课程体系对接能力标准
为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学院组织广大教师对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主旨思想、能力体系、鉴定要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结合对体育行业职业鉴定部门负责人、各类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考评员、培训师进行深度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各专业的能力体系标准。在切实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上述调研结果,建立了岗位能力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能力标准。
4、课堂教学对接考核评价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注重能力考核,考核过程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两部分。重点考查职业从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力。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考量,该考核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更加能够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特别是实操考核环节,突出对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应用能力考核,更加贴近岗位实操,体现岗位能力。为此,按照上述思路,体育学院对专业类课程考核评价实施了综合改革,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评价理念。
(二)教育路径——“坚持三个融合”
1、坚持技能培养与竞赛训练相融合
依据体育专业特点,运动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学院积极加强运动技能能力培养工作。利用河北省民委、承德市政府委托的比赛任务及学校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任务,加强运动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提升后备人才储备,同时也加强了专业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广度,做到运动技能培养的课上与课下相融合。真正做到“以练促学、以赛促学”,强化运动技能培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