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e心,乡村振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赴黄荆镇田坝村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4��
�۽�������
��ѧ�����ʵ��

青春e心,乡村振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赴黄荆镇田坝村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高校之窗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青春e心”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古蔺县黄荆镇田坝村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从7月5日起,深入田坝村田间地头,广泛实施党建铸魂、科技兴农、科普教育等项目,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2477732.jpg

党建铸魂 践行初心聚合力

“红色教育进党课、进活动”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五位一体”红色育人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与泸州市党史研究室(市志办)机关党支部联合,邀请专家为党员同志和实践队员讲述红色故事,分享基层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感人事迹,开展红色观影活动和党史教育读书分享会,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指导村党支部践行初心使命,凝心聚力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团走访慰问了田坝村的老党员同志。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罗安常小心翼翼从袋子里拿出自己在部队荣立的三等功奖状,激情地为实践队员们讲述自己年轻时在新疆马兰基地参与核基地建设的激情岁月,鼓励队员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为村党支部构建党建管理系统,共享云班课资源,打造智慧党建,真正把支部建在云上,党员联系在线上。

2023072477733.jpg

数智赋能 科技兴农促振兴

田坝村平均海拔800米,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种植经济作物。实践队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赶黄草、黄蜀葵、竹子、烤烟种植等产业。

在烤烟种植基地,队员们仔细调研了烟草种植要求、采摘方式、销售渠道。队员们了解到,烤烟栽种后6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采集,一株烤烟可采集7~8次,一株可卖7~8元,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植株高度,适时去掉顶端烟草花,保证生长高度和叶片数量。烤烟经过人工采摘后,由承包商进行运输销售,村民每年能从烟草种植中获得不错的收益。

从今年开始,田坝村积极发动村民种植竹子,竹子种植基地面积已达400亩,主要以种植大叶竹和楠竹为主,与承包商合作,通过销售竹笋和竹子获利。

经过调研,实践队发现田坝村产业主要以“公司+专合社+农户合作”发展模式为主,销售渠道单一,线上销售几乎一片空白。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对川内同类农产品销售店铺进行大数据对比后发现:品质与包装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基于调研结果,队员们建议田坝村重点打造农产品的销售推广平台,以高品质和精包装为卖点,打响知名度。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撰写了调研报告,为田坝村打造产销一体化平台,数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2477734.jpg

e心育人 科普筑梦暖人心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田坝村全村共计496户1952人,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实践团在田坝村党群服务中心,为留守儿童上科普课,捐赠体育用品,开展文体活动,e心育人,赋能教育振兴。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青春e心”实践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乡村振兴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深入乡村一线,积极投身到“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文:牟斌皓)

中国高校之窗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学”。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