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暑期,大连理工大学4000多名师生奔赴全国各条战线参加实践!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火热暑期,大连理工大学4000多名师生奔赴全国各条战线参加实践!

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与小村,这是一场关于振兴的‘双向奔赴’”,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来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桃源村,共同学习浙江发展经验。“有了高校人才助力,无疑将为我们带来发展新动能,为进一步推动村强民富添了‘一把火’。”桃源村党总支书记王仲达表示。这是大工师生投身火热实践的一个缩影。

360截图20230724094933672.jpg

这个夏天,全校共480余支实践团,近4500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践,立项团队数较往年增长52%,参与人数增长42%。学校团委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导向、品牌导向,设计“理论学习教育团”“科技创新报国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国情社情调研团”“走进名企观察团”五大专题,倡导每一支实践团完成“阅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展一次实地现场调研、举办一场集体讨论、干好一件有益实事、讲述一个生动故事、发出一次大工声音、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的“七个一”行动,让实践过程“更务实”。

360截图20230724094941203.jpg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我们参观了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操作最新研发的机器人,我们都被研究所的前沿技术深深震撼。”电信学部“重走初心之路”实践团走进研究所及科技企业,感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核心。“我们前往大连市多个街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社区对于未来韧性提升的目标所在。”曾获全国百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辽宁省“挑战杯”特等奖的“在灿烂的阳光下”实践团今年将继续从韧性能力基础、韧性目标提升两个板块出发,调研针对雨涝灾害的各社区的稳定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此次实践,有近30支科技实践重点团队紧密结合“挑战杯”“互联网+”等科创竞赛及科研成果转化,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团委创新设计“科技实践”重点立项制度,动员超过150名指导教师、超过50名专业教师带队,较往年增长2倍,突出将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挑战杯”储能,让科技元素“更凸显”。

360截图20230724094946977.jpg

“今年是我们团队接力的第十一年,我们将暑期的短期支教发展成为长期定点性的教育帮扶,助力藏区发展。”十一年来,经管学院“西行寻梦”实践团共派出164名队员奔赴西藏,今年他们正在西藏日喀则市展开支教活动,以小小萤火,照亮颗颗童心。学校团委秉承“一个品牌团队带动一批团队”的工作理念,今年在全校选树了20余支社会实践品牌团队,进一步扩大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队的社会影响力,使品牌效应更聚合。

360截图20230724094951530.jpg

学校一直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积极构建“1236”实践育人体系,今年特别策划“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力量,加强各项工作保障,突出科技实践,发挥品牌特色,引导大工学子走出校园、锤炼本领、服务社会,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来源:校团委 作者:王旭 编辑:王增强)

中国高校之窗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