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举办,大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承办的“区域协同立法学术研讨会暨学术成果评审会”在国际金融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丁慧,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拥军,大连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志君,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光,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杨异,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福元,华东政法大学特聘副研究员陈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谢明睿,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处长王川一、工作人员曲德益。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国栋,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秀芬,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秘书长郑琳,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孙婵、廖博宇、姜宇轩、张珺、燕艳、陈家恩、焦锦璇以及研究生同学也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陈国栋教授主持。
陈国栋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进行介绍,对各位专家教授,高校教师的到来表示感谢。李国强教授代表大连海事大学致欢迎词,对各位嘉宾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就大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和各项课题开展情况作了总体介绍。
在研讨会环节,郑琳老师作了《区域协同立法的切入口和协同方式研究》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区域协同立法的概念、规范依据和价值功能,其次梳理了区域协同立法的实践样态,并重点介绍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立法的切入口和协同方式;最后,他认为大连的区域协同立法可以选择海洋环境治理、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切入口。针对大连市进行区域协同立法的立法途径,他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地区的人大常委会先签订合作协议,就具体事项达成立法共识,在立法规划阶段就要开始注重协调,并贯彻于立法的制定、修改、解释、备案和评估全过程。在与谈环节,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经历,针对区域协同立法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的观点,并对相关课题成果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在学术成果评审会环节,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秀芬、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张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姜宇轩、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廖博宇分别介绍了自己主持的课题项目。
王秀芬教授作了题为《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研究》的报告。她指出,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目前存在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原则不明确、地方性法规清理分类制度缺失、地方性法规清理主体及其责任不明、地方性法规清理程序制度和清理标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珺老师作了题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框架》的报告。她对我国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总体情况作了细致分析,同时讨论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立法的必要性、理论难点、重点问题以及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进中的现实困境。
姜宇轩老师作了题为《对监委和法检两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的范围、标准及纠正处理方式的研究》的报告。他从备案范围和审查标准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大连市对监委和法检两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基本情况,其次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廖博宇老师作了关于《大连市地方立法评述》的主题报告。该评述涉及殡葬管理、物业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关于依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涵盖了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评审专家组组长丁慧教授主持了评审环节,各位评审专家对课题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并对成果的完善提出了修改意见。
会议最后,李国强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同时强调,本次区域协同立法学术研讨会暨学术成果评审会的成功举办,为大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委托的各项课题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对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地立法出台提供了重要的智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