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由百年企业开滦集团公司举办和管理,依托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开滦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40多年发展历史,以建设“中国第一佳矿”唐山矿为肇始,托举了唐山、秦皇岛两座城市的兴起,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学院作为开滦集团举办和管理的企办院校,传承“特别能战斗”精神,在开展高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构建了煤炭和非煤资质的安全培训、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就业创业培训、“1+X”证书培训布局,形成了“大培训”格局,在唐山地区乃至河北省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高标准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一直以来,学院党委践行类型教育新理念,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赋予“特别能战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坚持高标定位,全面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把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安全培训质量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新的培训项目,一手抓培训质量,一手抓培训基地升级改造,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国家新法律法规,优化培训内容,进一步规范培训过程管理,巩固完善培训信息化建设,推进VR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证培训效果,努力建设省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安全技术培训基地,不断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精神永恒,步履不歇
“特别能战斗”就要“特别能奉献”。今年以来,因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学院培训和安全考试工作基本处于暂停状态,工作整体进程受到干扰。疫情防控形势有所舒缓后,学院培训部立即行动,抢抓时间,克服困难,紧锣密鼓地组织培训和安全考试。在骄阳似火的暑期,学院培训部坚持高标定位,迎难而上,多轨并行,毫不懈怠坚守工作一线,合理调配培训时间和考试场次,全力保证培训质量和考试服务。高温之下,党员干部讲奉献冲锋在前、全体教师顾大局坚守一线,“特别能奉献”精神在一节节课程中、在一个个班级管理中、在一场场安全考试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整个暑期圆满完成了58期培训班、2743人次的培训任务,组织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类考试108场、2646人次的考试任务。高质量完成了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和唐山市应急管理局下达的考试工作任务。
精心组织、精准落实
“特别能战斗”就要“特别重落实”。为了保证每期培训能够高质量完成,每次开班前,学院培训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相关教师采用集中备课评审课件的形式,反复修改、完善教学内容,力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落实包联责任制,培训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和班主任实施走动式管理,深入到班级中与学员交流谈心,时刻留意学员的身体状况,关注学员思想情绪的动向,征求学员的反馈意见,注意发现苗头和问题并及时疏导和解决。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参培学员营造安全、温馨的培训氛围,坚持查验核酸结果、查看“两码”、体温晨午检制度等,全力保障参培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稳定。
敢于创新,措施有效
“特别能战斗”就要“特别敢创新”。作为唐山市安全生产考试点,学院积极组织落实上级安全考试任务,加强考务人员业务政策学习,积极做好考试设备、考试网络和考场监控系统的调试准备工作并定期维护,切实保障实操设备的正常使用。创新工作方式,将“7S”管理引入考试点管理中,实现了物各有位,物在其位,事事有人管,重服务,重细节,管理更加规范的工作格局,营造了良好的安全考试环境,为考生提供了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能战斗精神”早已深深融入能院人的血脉中,化为一种文化、形成一种风气、成为一种动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学院将充分利用现有优势顺势而上,围绕开滦集团公司“员工素质攀升工程”,以“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转岗人员和特种设备培训为重点,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拓展培训市场,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培训质量,在学培并举的征程中勇毅前行,实现高原到高峰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