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巴基斯坦赫瓦贾﹒法理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首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举行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巴基斯坦赫瓦贾﹒法理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首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举行

中国高校之窗

10月20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赫瓦贾﹒法理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首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隆重举行,赫瓦贾﹒法理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副校长穆罕默德·萨尔曼·塔希尔,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谷天刚,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章彬出席,党政办公室主任王东启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教师近40人参加。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秀文主持仪式。

2022110277743.jpg

谷天刚同志对参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巴友好源远流长,两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将在今后携手合作,在水利、园林和园艺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教师和学生专业交流,期待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巴农业教育交流做出贡献。

巴基斯坦方代表表示很荣幸参加此次签约仪式与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希望通过此次的合作能够推动双方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培训。中巴之间开展的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双方建立经济走廊,以及双方教育发展,希望双方建立更长远的合作。

签约仪式后,双方开展了水利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分别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水建系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冯吉博士与赫瓦贾﹒法理德工程与信息技术大学穆罕默德·阿什拉夫博士进行学术讲座。

中国高校之窗


永定河畔,长阳稻田。1957年,刘少奇同志亲自撰写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传达党中央关于“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做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要求,学校前身——北京青年农场应运而生。毛泽东主席侄女毛雪英、张闻天之子张宏生等70多名老一辈革命家子女与2000多名知识青年,投入到火热的劳动生产中。1958年,青年农场改设为北京农业技术学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