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习时代楷模精神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习时代楷模精神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

中国高校之窗

“这次带着学生们去石缸房村跟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给他们的特色农牧产品设计了推广商标、产品海报,还协助他们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做推广,村民们都特别高兴”,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驻村扶贫干部王佳琦自豪地说。近日,参与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7名教师和学生,给大家分享了他们走进石缸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两面井乡石缸房村是学院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这些年来学院党委一直通过系列脱贫攻坚举措,帮助村民培育长效稳定脱贫产业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此次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结合自身优势,通过走访调研、产品包装设计、义务劳动等形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走村串户,在调研走访中增长见识

为深入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以调查数据助力石缸房村在乡村发展及治理问题方面精准发力,在村委班子和驻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住户实地调查、采访交谈,与村民们友好互动,对完善调研报告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支撑。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石缸房村发展仍然面临着挑战,不同程度上存在“本村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和“农民老龄化严重”的“新三农” 问题。“走访时,恰巧碰到了一名留守儿童放暑假回村,我们还给他辅导了暑假作业。他父母都在外边打工,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会辅导他。村子里这样的孩子很多,学习都无人看管”,经济与管理系学生宁晨宇说。现阶段石缸房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弥补人力资源的短板,引导人才驻足乡村、回流乡村、服务乡村。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还去参观了由华能电力投入建设的光伏发电站,这里是中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他们了解了这里产生的绿色电能是如何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输送至北京冬奥会26个场馆的,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听介绍老师说,奥运结束后,这些装备还能产生长久稳定的经济效益,一点都不浪费,绿色奥运还能够推进乡村振兴”,机电工程系学生杜立伟对这次参观感触很深,他觉得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策略,因地制宜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妙手生花,在设计推广中学以致用

助力产业发展,持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学生们在跟村民聊天、义务劳动时发现,他们当地的特色农牧业产品品质非常好,却没有很好的包装设计和能够增加认知度的商标,学生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农产品进行了文创包装设计,利用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做的扶贫网站以及其他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教村民们如何正确直播带货。“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更能让学生得到锻炼。这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将所学付诸实践、厚植人民情怀的大课堂”,学院学工部部长于江说,“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师生们真正传承了能院精神,展现了能院担当”。

立鸿鹄之志,踏泥泞小道。“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师生们了解了乡村振兴事业的难点、痛点和机遇,认识到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机电工程系学生孙宇航说:“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让我感触很深。走在乡村田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们党脱贫攻坚的成果,也很幸运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这段有意义的经历将不断提醒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增长才干,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未来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学院党委将以此为契机,更新理念、解放思想、拓展格局、奋发进取,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思政体系中,构建学院“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实现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校之窗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河北省唐山市行政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就业环境。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由百年企业开滦集团公司举办和管理,依托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开滦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可追溯到1881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举办的采矿煤质化验学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