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劳任怨驻守校园
同心抗疫守护学生
自贵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配合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工作,9月1日起,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盟人文学院)教师刘丽仙毅然“离开”自己的家,从三尺讲台走到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刘丽仙与留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外事无小事
细节是关键
自疫情发生以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贵州民族大学实行静默管理,作为国际教育学院(东盟人文学院)留学生服务中心的副科长,刘丽仙老师始终急留学生之所急,想留学生之所想,积极协调各方解决留学生们急难愁盼问题。
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静默管理相关要求后,刘丽仙组织留学生们召开了线上会议,传达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确保做到上传下达,上行下效,做好沟通,有效管理。
刘丽仙老师给留学生传达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期间,就部分留学生的特殊饮食需求,她深入了解后,主动与学校后勤处等部门及时沟通、反馈,得到学校及时回应,很快解决了留学生的就餐问题。
针对留学生因为疫情无法办理延期签证问题,她了解情况后,也立即与贵阳市出入境管理分局的民警联系,多方对接,及时为留学生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这样细致入微的关心下,刘丽仙老师在工作上也获得了留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每当提及刘老师时,留学生们常说:“刘老师很好,有刘老师在,学校充满爱。”
刘丽仙与同事们的合影
“教师妈妈”
用爱践行责任与担当
从9月1日至9月10日,刘丽仙老师全面负责国际教育学院(东盟人文学院)留学生管理工作、学院教工党员突击队队长工作及学院师生后勤服务工作。从9月11日至今,刘丽仙老师与其他同事一同入住学生宿舍,主动承当起楼长、点位长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刘丽仙老师联系梅军教授给所负责楼栋点位的研究生线上指导学位论文
常言道,为母则刚。其实决定在学校驻守的当天正是她儿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日子,面对儿子的不舍和学校疫情防控的需要,她选择暂时离开儿子,投身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她说“我想成为儿子的骄傲。”
想儿子了,就打开视频,儿子在视频通话里对刘丽仙的鼓励,恰恰化作她积极工作的动力,不曾退缩分毫,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用坚毅的身躯守护着他们。
学生实行静默管理后,刘老师临时充当起了大家的“教师妈妈”。
由于学生在宿舍静默管理,她和另外两位老师要给同学们送一日三餐,有时还要送水、送药,这一忙,就是整整10天时间。“上上下下每天要跑6趟,累计每趟28层楼,虽然辛苦,但是很值得。”刘丽仙说。
刘丽仙老师给学生发放口罩
在这期间,刘丽仙老师在爬楼梯送餐时,不慎将自己的腰给扭伤了,就在她无法购买护腰带时,同学们知道后,把自己的床帘布剪下,拿给刘老师缠腰。同学们的关心,让刘丽仙老师很是感动。
“虽然现在还未完全康复,但我一定会坚持。”刘丽仙老师说,既然自己决定站在抗疫一线上,就要一直坚守下去,不仅要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也要给学生们树立榜样,希望他们走出校园后,也能做一位敢于担当和甘于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