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奉献燃情冰雪,全力服务冬奥医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李群喜事迹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志愿奉献燃情冰雪,全力服务冬奥医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李群喜事迹

中国高校之窗

李群喜,男,汉族,1977年11月生,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唐山市委员;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雪道救援滑雪医生。作为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B区医疗队副队长,他指挥队员并参与救助受伤运动员30余次,圆满完成了2021年2月相约北京测试赛、2021年11月国际雪联世界杯障碍追逐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雪道救援医疗保障任务。临床工作15年,先后荣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3项、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22年1月荣获唐山市第八批医疗领域市管专家称号。

主动请缨,勇担使命

根据2022北京冬奥组委及北京市卫健委、河北省卫健委要求,在北京及河北多家医疗机构中选调医务工作者组建中国首支冬奥医疗保障梦之队,需要医务人员同时具备滑雪、野外医疗救治和英语交流三项技能。得知消息后,李群喜主动请缨,报名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经过野外急救、滑雪技能培训等层层严格的选拔,李群喜脱颖而出,进驻张家口云顶赛区,正式成为中国第一批滑雪医生和“冬奥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我一直有个志愿者梦,这次终于实现了。”每当问起李群喜这份工作是否辛苦时,他都会这样自豪地说。但在实现梦想的背后,却是数不清的汗水与艰辛。根据国际雪联和冬奥组委要求,运动员一旦在比赛中受伤,救援人员必须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10分钟内完成救治并将伤员转移。为此,李群喜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背负30多斤重的急救包在海拔2000多米的崇礼高原苦练高标准的集训滑雪技术及野外救援技术,先后两次去北京接受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培训,业余时间,他和队友积极进行高标准的网络英语口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成功完成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

战风斗雪,砥砺前行

张家口云顶赛区海拔高,含氧量仅为日常环境的85%,普通人连呼吸都会感到困难,山顶风速最高可达7-8级,冬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极寒天气甚至可达-40摄氏度。除低温和风雪影响外,雪道陡峭得普通人连站立都非常困难,危险随处潜伏,极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救援难度和风险。在比赛正式开始后,滑雪医生们便不允许随意移动,否则可能会对高速滑行的运动员造成视线干扰,因此即便寒风刺骨,医务人员们也必须在六七个小时内保持一动不动,并且还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滑雪医生还承担着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隔离衣和N95口罩为本就繁重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每个人的体力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李群喜却毫无怨言,努力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冬奥赛场的冰雪。赛事密集时,滑雪医生们往往只能趁着比赛间隙吃口面包草草了事,因为不能随意移动去厕所,所以他们尽量不喝水,一次次挑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同时,因运动员用药不能违反兴奋剂规定,所以整个救援过程会进行音视频采集,滑雪医生们要在全世界观众的关注下尽快完成救援任务,保障比赛的正常进行,时间紧、任务重、变数大、容错率低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他们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作为国内第一代滑雪医生,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白天苦练滑雪技术,晚上就聚在一起讨论制定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滑雪项目本身就是一项极限运动,雪道救援训练和保障工作更是充满了危险。恶劣的天气、陡峭光滑的雪道、背负急救包快速滑行,队员们受伤是常态。4年间医疗队大部分滑雪医生都在训练和保障过程中受过伤;多名队友因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3名队员因伤退出了医疗队……李群喜也经历了多次肋骨骨折和膝关节损伤,1月2日救援演练意外摔倒胸部着地导致左侧第6、7肋骨内板骨折,3月11日残奥会保障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双膝关节损伤、关节积液等,但他愈战愈勇、不曾退缩,依然坚守岗位,戴着胸带和护膝坚持完成了冬奥会及冬残奥会6条赛道所有保障工作,见证了谷爱凌、苏翊鸣、齐广濮、徐梦桃等国家队运动员夺金的精彩时刻。至赛事全部结束时,李群喜在张家口赛区的训练和医疗保障工作时间累计超过了1年,滑行里程超过3000公里,滑雪技能飞速提升。医疗队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医疗救援过程中无一疏漏,疫情防控零感染,得到了北京奥组委和国际雪联的高度评价,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北京冬奥会云顶场馆的医疗救援团队近乎顶级。”

在筹备及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李群喜和队友们讲政治、顾大局、甘于奉献、不辱使命,用饱满的状态和精湛的技术做好各项医疗保障工作,不负领导嘱托和期望,圆满完成了冬奥会和残奥会的雪道救援医疗保障任务。作为张家口赛区云顶赛场B 区副队长,他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朝闻天下》等栏目,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医护人员雪上救援领域高超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怀揣着四年的冬奥情结,李群喜带着满腔热忱,风雨无阻、履职尽责,用努力、付出和坚守,实现了他的双奥梦想。目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圆满闭幕,李群喜也已返回医院岗位,他表示,此次参与冬奥医疗保障的工作经历是他一生宝贵的财富,他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以后的日常诊疗工作中,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校之窗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学校1895年办学,1958年建校,2010年医工联合。工医两脉,同根同源,根在煤炭,源自开滦。开平煤矿(后为开滦煤矿)西法采煤拉开唐山近代工业化帷幕,成为1895年创办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后调整为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