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大连理工大学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做出了严格管理校园的决定,偌大的校园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与外界隔离开来。但面对国家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艰巨任务,科研项目中的关键试验工作不能停,必须要按时完成。”这是运载学部拥有二十六年党龄的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级高工毕祥军在面对疫情时说的话。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学校两次校园严格管理期间,毕祥军一直扎根在实验室中坚持科研项目关键试验,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一线科研岗位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离不开实验室 我也不能离开实验室”
为了按时完成试验任务,他没有选择居家办公,他说“作为试验技术人员,要想高质量地完成科研项目中的关键试验工作,就离不开实验室,也不能离开实验室”。毕祥军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要到实验室,两次校园封闭管理时都毅然决定留在校园内,带着团队的研究生们一起继续完成科研试验任务。毕祥军所在力学学科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国内诸多航天、航空院所合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国家航空航天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防科技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毕祥军在试验方面经验丰富,是参与项目最多的成员之一,逐渐成为了团队中的试验技术专家。团队中涉及试验的技术问题时,大家都会说“问问毕老师”想听听毕祥军想怎么干,“只要他在现场,大家在做试验的时候就安心。”团队中的其他教师如此说道。
一面党旗 一份担当
在其家人担心他住校期间的住宿问题时,他说“住办公室挺好,楼下就是实验室,踏实。”在实验室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作为所在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毕祥军选择让自己驻守在学校也有这方面考虑。他说“我是党员,在这种关键时候,实验室的安全我得多操点心。”力学试验虽然很少使用危化品,但大型的结构试验经常需要使用吊车、大功率加载设备等,会对操作人员产生一定危险。在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大厅中,凡是有风险程度较高的操作,毕祥军一定会在现场,要么亲自上手,要么在旁边监护指挥。他虽然平时对人和蔼,但一旦发现试验中的不当操作,特别是可能会有安全风险时,立即就会气急起来。在两次校园严格管理的40多天住校期间,每天晚上试验全部结束后,他都要再到实验室里面走一走,看一看,检查检查,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因为热爱 所以坚守
岁月辗转,毕祥军现已成为教学科研团队中的老大哥。从研究生开始,他就在实验室与各类试件、设备打交道,他曾经为完成一项海洋平台监测重大科研任务,连续十八个冬季到海洋石油平台从事现场试验监测,他善于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拥有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他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做试验,学生们也喜欢和他在一起讨论技术问题。因为热爱,校园严格管理并没有阻挡毕祥军在实验室里的科研试验决心,他坚守着这个最平凡但又非凡的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们展示着一名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践行着一名科研工作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不怕艰险,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服务的决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为国奋斗的根本动力。毕祥军将继续坚守科研攻关一线,坚守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为建设大国重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而奋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