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非遗背景下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非遗背景下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

中国高校之窗

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省级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研究基地陆续开展了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务处主办、艺术系承办的“龙外艺术讲堂”活动。

2022051177345.jpg

近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了龙外艺术讲堂第六期以“非遗背景下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会议由艺术系教师黄博阳主持,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各院系部分师生参会,此外,来自省内外其他高校的教师及学生也参加了此次专题讲座。参会人数达800余人。

讲座嘉宾:欧阳安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产品设计专业主任;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黑龙江省美协雕塑艺委会委员;

黑龙江省包装设计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欧阳安老师自1992 年开始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工作30年,积累了丰厚的教学和学术成果,多次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专业及教研论文,并编撰教材3 部;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 7 项;教材和论文内容涉及包装设计、产品设计和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等方面。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个人创作及指导学生在各类国内外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得各级奖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创新设计。

讲座中,欧阳安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并通过生动非遗项目案例展示龙江文化瑰宝,体现龙江人民的智慧。欧阳安老师强调黑龙江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民间文学、音乐、美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极具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少数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保护和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学生们通过努力学习,充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参加此次讲座活动,学子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魅力。

2022051177346.jpg

此次讲座作为“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关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做好立德树人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带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风尚。在高校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美育文化。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课程与思政的深度融合,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关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风尚。

中国高校之窗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哈尔滨市松北新区,是黑龙江省内外语语种最多、国际合作广泛的普通高校。学校始建于1993年,2003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完成转设,始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系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国际化应用型现代大学为发展目标定位,以“外语+”“+外语”为学校办学特色,确定了知识、技能和态度协调发展的“基础实、技能强、外语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