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暨大学生创业、航天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在阿坝师范学院举行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暨大学生创业、航天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在阿坝师范学院举行

中国高校之窗

9月22日14:30,阿坝师范学院于南苑剧场举行2021年“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暨大学生创业、航天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四川省关工委副主任、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刘华军,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少将孙保卫,科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俊明,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普部副主任赵东,四川科创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邹萍,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办公室主任赵红宇,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建平,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甲任,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毛英,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郑文瑜出席讲座,部分教师及“圆梦工程”受助学生、2021级学生代表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孙建平主持。

202109243041.jpg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致辞。他指出,“金秋助学、圆梦行动”项目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省关工委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阿坝师范学院来自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100名2019级同学纳入帮扶对象,目的是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自2019年9月项目启动以来,省关工委关心同学们学习生活情况、身心健康情况,鼓励同学们日益进取、砥砺前行。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为同学们树立了自信,明确了目标,坚定了理想信念。一直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对全校贫困学生资助帮扶工作。不让任何一个同学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是学校的庄严承诺。“圆梦”工程自启动两年以来,在省关工委的帮扶下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他希望广大教职员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希望广大同学一如既往地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知感恩,能奉献,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随后,阿坝师范学院受助学生代表上台领取助学金和纪念品。

四川省关工委副主任、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刘华军发表讲话。他对同学们提出三个期望:一是学习党史,增强理想信念,在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听党话。二是要勤奋学习,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遵章守纪,全面发展,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科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俊明作大学生创业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个人创业经历和就业创业的关系展开。他讲到,大学生要先学习、后创业,读书不仅是为自己和家人,更是为国家,服务于大局。创业初期,要选择一个目标作出计划,并不断向着目标前进。目前,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最后,他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面对成功,要谦虚低调,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回首过去走过的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向行业领袖学习。面对失败,不要气馁、不要抱怨,找到失败的原因,重新选择创业的道路。

202109243042.jpg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少将孙保卫作航天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他讲到,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至今,已经进行全球组网,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救灾减灾、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得到应用。他提到,要从伟大的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感受自主创新的力量。他希望同学们做有家国情怀的人,对待事业要目标远大、立场坚定;做知恩感恩的人,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党和国家;做严格自律的人,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最后,他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互动,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最后,孙建平同志作总结。此次专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学生记者:何雪熔、翟辉燕 摄影记者:代红意、吉木掌支、王丽琼 编辑:何秋翰)

中国高校之窗


阿坝师范学院创办于1978年,所在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大无畏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学校原址汶川县威州镇,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迁至成都郫县古城、团结两镇和彭州市“一校三区”异地复课,2011年迁址汶川县水磨镇,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831人,其中本科生8572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