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乡村 走进网红苗乡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师生赴化屋村开展主题社会调查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聚焦数字乡村 走进网红苗乡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师生赴化屋村开展主题社会调查

中国高校之窗

7月18日至23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29名学生,在传播系主任石峤及姚静、王奔老师的带领下,在黔西市委宣传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和化屋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来到黔西化屋村进行“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社会调查。

202107233110.jpg

黔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启贵等相关领导与传媒学院师生合影

自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化屋村之后,化屋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领队老师石峤介绍,“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化屋村,就是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聚焦数字乡村的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升大家的实践能力,一是每天的图文实时直播,二是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呈现总书记视察后化屋村的变化,三是完成与数字乡村建设相关主题的调查报告”。

据了解,本次调查是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社会调查与分析》的校外实践内容。在乡村振兴持续全面推进的当下,围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结合化屋村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调查组开展了七个主题的相关调查。

进入化屋的第1天,29名同学就分组按主题进行了任务分工,“希望大家从‘扫村’开始,从画好村落地图开始,了解化屋。让我们的调查能够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写出出彩的报道和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带队老师姚静在第1次组会上说道。

 在调查期间,调查组不仅与村委会举行了数字乡村建设专题座谈会,还以入户调查的形式走进村民家中,探究了他们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情况、走访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电商直播带头人、民宿经营者,采访了苗族芦笙舞歌舞团成员。除此之外,还去到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扶贫车间”,观察苗族绣娘制作苗族服饰、首饰、蜡染包包的过程,了解当地苗族刺绣技法,体验苗绣文化的魅力,既完成了新闻报道又收集了调研报告一手资料。

202107233111.jpg

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与传媒学院师生座谈

202107233112.jpg

传媒学院师生回访化屋“名人”赵玉学家

7月20日,传媒学院传播系师生还邂逅了正在化屋村考察的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并在当地农家乐的餐厅开展了一次“田野中的座谈”。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在座谈会中点赞了此次课程实践,认为这是一场“与时俱变”的实践活动。

202107233113.jpg

座谈会现场

走进“网红”苗乡,了解化屋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用现代传播助力乡村振兴。短短5天的调查研究让师生们感受到了化屋村数字乡村建设的一系列行动。参加完调研的学生刘莎莎说:“虽然夏天来化屋调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起早摸黑晒太阳去完成调研任务,从来没这么累过,但也从没这么开心过。尤其难忘的是我们早晚的‘坝坝会’还有唯一的一次‘坝坝歌会’,这次调研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有机会去发现乡村、理解乡村,每一天都收获满满”。(文/刘又降 图/张孟西 史国峰)

中国高校之窗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