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国道路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社科学术活动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学术活动基地”“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省委党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30余所高校、社科院、党校、军校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志礼教授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作大会致辞。洪晓楠首先对大连理工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他认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胜利闭幕不久即召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国道路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题报告阶段由洪晓楠主持。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作题为《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进“原理”的初步思考》的报告,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要从八个方面深刻把握、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切实推动讲话进“原理”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院长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教授主持。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进行主旨发言。他从形式逻辑和辩证法逻辑的角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世界理论的问题,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洪晓楠作题为《百年大党的文化自觉》的报告,通过梳理百年来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发展道路,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谱系的创建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珂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成全教授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忠诚教育的百年历程及基本经验”“中国经济奇迹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发言。李玉珂教授简要梳理中国共产党忠诚教育的百年历程,并总结党忠诚教育的四个基本经验,即要解决好“信什么”“为了谁”“服从谁”和“怎么干”的问题。朱成全教授分别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经济奇迹的政党逻辑、人民立场下的政治模式以及将党的核心领导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去考察中国经济奇迹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逻辑必然关系。
专家论坛由刘志礼主持。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喜满教授从理解把握机遇和挑战、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国内和国际、发展与安全等几个重大关系,考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征程的重要关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魏晓文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党历程及经验启示》为题,从百年治党历程及其鲜明特征、百年治党的基本经验及现实启示两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党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阐释。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爱华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进行发言。他认为守正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性,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在守正创新中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山东省委党校、《理论学刊》副主编魏磊教授以《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为题发言。他提出,建党精神是富有多重含义的有机整体,并详细阐述了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副主编赵付科教授作题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报告,从“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系统阐释。
青年学者论坛由王喜满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洪森副教授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作出阐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吴爱军副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军民关系》为题进行汇报。她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成就和伟大创举,是创建了一支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军队,培育形成了军民鱼水相依的新型军民关系。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锋副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纯真味道”——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的创新性贡献》的报告,从历史主题、方法论、深刻内涵、新境界四个方面论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凤月讲师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百年探索:经验总结和前景展望”作了发言。
分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屈宏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张新奎老师主持,吴爱军、魏磊分别担任两场分论坛的评议人。
闭幕式由陈晓晖主持,分论坛代表朱琳琳副教授和姚敏老师分别就各自分论坛的研讨情况向大会作汇报。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志礼教授作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之一。会议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立足学界前沿、重大课题,对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等问题展开充分研讨,丰富拓展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国道路新征程”的认识,对于学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