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风雨百年砥柱人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山东师范大学在第一时间组织师生收听收看了大会现场直播,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负时代、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校长曾庆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宣言书,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赶考路的动员令,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彰显“能、行、好”的军令状。总书记的讲话充满力量、振奋人心,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国强必先强教育,师范强才能教育强。作为教育之母机的师范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山东师范大学将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着力强化内涵发展,着力彰显师范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尊贤尚功、奋发有为,努力率先实现突破,奋力冲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体现山师担当,作出山师贡献。
副校长万光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立意深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具有伟大的真理力量和巨大的实践力量,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此,学校将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校党史党建研究院等平台,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产出一批有影响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推进学校哲学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韩延明:作为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怀着赤诚、期待、激动的心情,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倾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感到无比振奋、无比自豪!这是一个重大、庄严、难忘的日子,这是一场厚重、温暖、昂扬、青春的盛典,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救国而生、为兴国而长、以富国而盛、由强国而昌,风雨百年,砥柱人间。百年华诞,既是中共党员凝心聚力、共襄盛举的新契机,也是中华民族开拓奋进、扬帆远航的新起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高远的境界、壮阔的胸怀、坚定的志向和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矢志不渝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政治智慧、执政镜鉴和精神力量,向全世界昭示了立党、兴党、治党、强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讲话中,总书记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征程上”昂扬奋进的具体要求,教诲谆谆,情意殷殷。以史为鉴聚能量,开创未来谋复兴。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退休老教师魏璁:今天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特别是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后,振奋人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获得巨大胜利而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100年来为中国伟大复兴取得伟大胜利,深刻改变伟大民族的发展前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改造中国。我今年入党56年了,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和鼓励我。1986年,为在全国开办电视大学,在缺乏国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情况下,我和课题组成员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全国产化的4000兆赫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并为山东省全部县城电视大学安装了4000兆赫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同时,这一技术还向全国教育系统进行了推广,课题组还得到了李鹏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肯定。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将永葆赤子之心,牢记初心,展现老党员的风采,团结和引导身边的党员和群众爱党爱国,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余热。
文学院教授魏建: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是“党”和“人民”。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这种联系的体现:为人民而坚持真理,为人民而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都是为了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因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因此,我们一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的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李掖平:今天上午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隆重庆典,感同身受着令人心情欢畅、心绪飞扬、心潮澎湃、心志激荡的热烈气氛,心中漫卷起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百年发展史和奋斗史,赓续了中华民族为追求理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文化基因,含蕴了勇于直面历史重负、勇于挑战现实苦厄的国民性格的坚韧与深邃,融合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坚守着天下为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高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富强的伟大梦想,不仅以“唯有牺牲多壮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英雄主义精神,构筑起一个强大的中国民族文化基因库,更以“快马加鞭未下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具体行动践行,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辉煌成就,展示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大国担当。在深为祖国而骄傲,为民族而自豪,为自己身为华夏子民而骄傲自豪的同时,我会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机关党委书记胡晓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讲话全面总结了百年来我们党创造的丰功伟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指明了党和人民前进的方向。作为承担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职责的学校机关各部门和全体党员干部,肩负着为全校各项工作组织运转协调发展服务的重任。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机关各部门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聚焦“我为师生办实事”,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先后为师生办实事60余件,机关作风进一步提升,师生满意度再创新高。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庄重时刻,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庄严承诺: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追寻光辉足迹,筑牢坚定信念,锤炼优良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奋力书写山东师大“双高”“双一流”建设的时代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处长(部长)魏学江: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党的初心使命没有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变。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伟大的变革中战胜了一切风险挑战。正是党对“不变”和“变”的规律把握,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从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到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再到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新时代,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能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能变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增强人才培养实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根本标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勇于斗争、不怕牺牲、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正是因为继承并弘扬了这种精神谱系,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