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7日,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临沂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强国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雷廷武教授,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史志华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李忠武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毕华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光辉教授(线上),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线上)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郑秀文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郑秀文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10余年来对实验室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建设的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瞄准国家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将环境保育的理论研究与区域生态规划等应用研究相结合,形成了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学校重点支持的科研机构之一。希望专家们进一步对实验室未来建设发展进行指导,把实验室打造成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重大平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沂蒙老区繁荣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实验室主任张弛教授向会议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委员们听取了工作报告,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实验基地建设进行了现场指导,希望实验室今后继续凝练研究方向、注重成果产出及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力争重大奖项、加强合作交流,大力提升实验室影响力。
专家报告会上,资源环境学院张弛教授、刘前进教授、韩文霞教授分别从实验室三个研究方向作题为“中国城市不透水面土壤碳库研究”“水土流失过程与效应”“基于大数据集成分析的柴达木古湖演化研究”的学术报告。临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陈新军科长、兰陵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办公室乔士强主任和沂水县水利工程保障中心苗德志副主任受聘为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会议期间,专家们参观了校内地理园等设施,并赴蒙阴岱崮进行野外考察,对实验基地建设进行了现场指导。
科学技术处、资源环境学院负责人,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地方合作单位代表参加会议。(编辑:凌春华 责任编辑: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