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谭小燕:披星戴月 只为学生吃到放心饭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4��
�۽�������
��ѧ�����ʵ��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谭小燕:披星戴月 只为学生吃到放心饭

中国高校之窗

谭小燕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食堂后厨的一位面点师傅。在疫情防控期间,谭小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负责与付出的真正内涵,为了能让学生吃到卫生饭、放心饭,谭小燕和食堂后厨全体师傅每天披星戴月,辛勤工作,为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凌晨3:30起床 执行消毒步骤

如果问凌晨三点半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很多人都未曾见过。但是在食堂后厨,每天凌晨的三点三十分钟,师傅们就已经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了。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每位进入食堂后厨的师傅都要测量、记录体温,并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个步骤非常的繁琐,包括换上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浸泡过的工服,用专业的消毒洗手液洗手,佩戴全套的手套、帽子、口罩等无菌防护用品等等。

提起防护标准,谭小燕说:“我们对防护要求特别高,任何能接触到食物的物品必须是无菌的。我们的工服是不允许穿出后厨的,就连上卫生间,我们都要把工服脱掉再去,从卫生间回来后,我们还要认真重复消毒步骤,达到标准后才能回到操作台。”

据谭小燕讲述,食堂后厨在以往准备早餐时,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拿我们每天早餐吃的,最普通的一张饼来举例。做饼需要八位面点师傅组成一个团队,有人负责和面,有人负责调馅,也有人负责面案,还要有人负责烙饼和打扫卫生,偶尔窗口特别忙时,后厨还要分派人手去窗口帮忙。所以为了全校师生能够顺利的吃上早餐,后厨师傅们每天早早就要起床准备。疫情期间,为了留出充足的时间测量体温和消毒,后厨师傅们还要比平时早起半个多小时。

问起如何战胜每天的困意和疲惫时,谭小燕说:“其实,每天起床的过程对我来说都是特别艰难的,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起这么早,说不困那是假的。但是,这就是我的工作,既然我选择了,我就要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把我的工作做好。”

团结一致 共渡难关

如果说有什么力量,一直支撑着谭小燕每天不辞辛苦、积极向上的工作,那么除了她本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外,整个食堂后厨团队主动付出、任劳任怨的团队精神也是鼓舞谭小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食堂后厨是一个特别进取、特别温暖的团队。只要有活儿,无论是不是你自己的工作,大家看到了都抢着干。在这样一个工作氛围下,每天即使累一点儿,也是特别充实,特别开心的。”谭小燕笑着说。

回忆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谭小燕告诉我们,他们面点团队的一位师傅曾经在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胳膊撞在了冰箱上,撞得非常严重,几乎动弹不得,夜里痛的都睡不着觉。大家都劝她好好休息,但是这位师傅没有请一天假,依然带着伤坚持上班,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工作,努力分担整个团队的工作压力。对于能在这样一个团队工作,谭小燕感到幸福而快乐。

谭小燕说:“虽然每天的工作节奏很快,工作量也很大,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疲惫。只要学生能够吃到卫生饭、放心饭,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严格执行疫情防护标准,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通讯员:陈思亦 )

中国高校之窗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1999年曾用名为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与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合并更为现名。2007年,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并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