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48字”线上教学思路解读与实践分享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48字”线上教学思路解读与实践分享

中国高校之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部署,2020年春季学期实施“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开学预案,于3月16日正式开展线上教学,689位教师开设859门“网课”。从第一周的网络教学工作运行情况看,整体上运转有序、稳步推进;从学生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第一周网络教学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为96.05%)。

2020032677364.jpg

2020032677365.jpg

2020032677366.jpg

早在2月份,在老师们为线上教学筹备网课的关键时期,王庭槐校长就结合学校实际与疫情形势,提出了“网上精讲、指导自学,网络建组、团队合作,先学后练、互教互学,形式不拘、讲求实效,课程思政、德能并重,安全第一、防控不懈”的线上教学思路,并对这“48字”进行了专门解读,为正在摸索中前行的老师们提供了路径与方向。

王庭槐校长为老师们解读“48字”线上教学思路

“网上精讲、指导自学,”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已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的新模式,一堂网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浓缩精华才是硬道理,精讲内容需要课前的精心设计,让网络那端的同学切实感受到老师精讲每一堂课的用心与投入。网上精讲提供一张知识图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引子”,这需要注意导学,指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除了教科书外,学会查阅书籍、杂志、文献等,主动寻找知识、消化知识、实践体验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大树繁茂枝叶、扎牢根基。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设定学习目标、自主时间管理、自主测评、查漏补缺、阶段性提高。

“网络建组、团队合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线上教学要有成效,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网上组成学习小组或团队。老师基于以往和当前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的相对了解和细致考察,科学地搭建起网络学习小组,让同学们自主发挥团队学习的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先进带后进、发挥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潜力,引导每个小组选出团队中的“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合作式、互帮式、探索性、关联性学习。

“先学后练、互教互学,”线上教学是一个线上课堂与线下自学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线上课堂中的慕课学习、直播学习只是学习的开端,真正考验学习成效的环节是在课前的预习(目标设定)、课后的练习(知识建构)、课上的演练(学习成果展示)。“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岀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进阶过程”,显然,这种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团队式的翻转课堂,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内部、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协作、讨论、激发乃至超越,进而实现比学赶帮、教学相长。

“形式不拘、讲求实效,”老师们学科背景、专业特点不同,在疫情背景下,所采取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技术辅助均不同。教学本就是一个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教无定法,不拘形式,和而不同才能百花齐放!老师们依据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地建构真正适合学生特点、专业特性的网络课堂,更有利于网络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教法、新理念的涌现,才能让同学和老师们都真正学有所获、教有所成,这也是疫情防控特殊期倒逼反促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课程思政、德能并重,”线上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另一种载体,其过程依然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疫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覆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思政”课堂,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最鲜活、最现实、最全面的课程思政素材。“人无德不立”,这场疫情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乃至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高校的课堂与社会的稳定休戚与共,坚守“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同学们力所能及地讲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与道德观,是我们老师立德树人的义务与责任。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且要在每一课堂中都注意人格德行的养育。

“安全第一、防控不懈。”国内疫情形势虽持续向好,但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严控依然是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中之重。守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自始至终都是第一位的,我们的老师在线上教学的同时,务必要密切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言行取向等,按照“开学不返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管理求实效”的要求,在我们的课堂内外都要绷紧“安全第一、防控不懈”这根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老师们分享应用“48字”指引线上教学心得

新学期以来,在“48字”线上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任课教师们纷纷积极作为,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出适合自身线上教学情况的网络教学方式方法,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具体做法和应用心得分享。

药学院成燕琴博士:疫情下的网络教学经验分享

2020032677367.jpg

这学期,我教的课程有两门是专业必修课“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这两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同时,也是同学们比较难啃的课程。各种各样的结构式和物理化学性质,即便是线下教学,很多学生都会一脸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的表情,线上教学一定需要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小组建设到学习内容测验各个环节,都进行多资源预备,多渠道方式展开,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王庭槐校长提出的“48字”线上教学思路,为我们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结合“网上精讲、指导自学,形式不拘、讲求实效”,我和徐娟娟老师着手录制了各章各个知识点的讲解视频,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同时在平台也丰富了电子版教材和章节知识内容,学习通课程的建设工作一直在扩充完善中;另一方面,从线上寻找和筛选了适合学生学情的慕课资源。同时,做足准备进行线上直播教学,通过团队备课,确定了课程直播采取腾讯课堂平台,学生可以同时看到ppt和老师;ppt播放讲解的同时可以进行板书书写;可以选择回看腾讯课堂视频;学生可以举手参与课堂互动,更可以在讨论区文字回复,反映出学生实时听课效果。这就给了教师更好地设计课堂的机会,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填鸭式塞知识。学生在直播课上思考和参与的过程也会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增加自我肯定价值感。因此,我们团队决定尽量保证上课时间在腾讯课堂进行重点难点解析和问题讨论答疑。

“网络建组、团队合作”提醒我们,在建课过程中注重团队的力量,不会的就谦卑请教学习、有好的想法就积极主动分享、多沟通、群策群力、大家劲往一处使。学习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构建知识的过程,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有创意的小组项目,创造团队合作的机会。这周已经完成了分组,开始了“选出一个或者多个药物,分析它(们)的开发上市过程”的小组项目。这其中也给了学生“先学后练、互教互学”的锻炼。为了落实学习效果,我们团队还准备了大量的习题资料,建立了各个章节的章节测验和主题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练习的机会,并针对普遍问题在腾讯课堂讨论学习,不懂的问题我通常会先选学生举手连接麦来进行解析,给已经掌握的同学机会,同时其他同学可以在讨论区文字参与讨论,这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

外国语学院:以“48字”为指引,做足教学前、中、后期准备

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全体老师在外国语学院负责人的组织下,以“48字”线上教学思路为指引,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教研教学工作,为特殊时期下新学期的教学做足前、中、后期准备。

网络建组、团队合作——大学外语课程涉及通用英语、艺体类英语、大学日语以及逸仙新华班、英语卓越班教学。为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何瑜老师在2月9日组织各级教研组长及时开展了线上会议。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讨论,紧紧依托外教社、外研社提供的成熟的教学资源,严密地制订了前六周的线上教学计划。

中国高校之窗

相关导读:


广州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举办高校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出资方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的院校。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2021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详细】
校徽、校训
招生章程

校园风光

高考实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