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林琳——新上线的“班主任有约”
“大家好,又见面了!今天到哪位同学分享了?”这是黎明职业大学2018级建筑工程技术3班班主任林琳老师,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周不变的一次“网络班会”。同学们都笑称这种形式为“班主任有约”。
疫情防控以来,如何有效把控学生思想动态、落实学生联系全覆盖,网络无疑是最好且最方便的方式。林琳老师迅速get到这项技能,一翻摸索后开设了班级专属网络直播间,与同学们约定每周五晚上直播间不见不散。而每次班会林琳老师总是干货满满、爱意满分,他会事先整合收集网络上的疫情实时数据、正能量实例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大家分享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抗疫,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对抗疫情的决心。同时,他还会分享自己“独家”的防疫方法,“亲身示范”为学生们做演示。在同学们看来,这场班会收获更多的是感悟和信心,是爱心和关怀。
通过“班主任有约”,不仅拉近了同学和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做到学生联系不断线,更能及时了解到同学们们看待及对待疫情的态度,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积极科学抗疫,理性爱国,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做到思想教育不断层。
02陈小将——“画笔作枪”聚能量
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在国家遭遇困难之际,武汉乃至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同心协力和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目前总算是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的局势,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这样的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而土建学院陈小将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则把心中的感恩倾注画笔,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作向逆行者致敬,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虽然我们不能到一线,但是我们可以拿起画笔,描绘这些最美逆行者,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负重前行!”这是陈小将老师在疫情暴发后萌生的念头。以画抗疫,以画传情,不仅可以弘扬正能量,让大家了解抗疫精神,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手绘技能。为此,他亲自创作了疫情防控主题绘画,为学生创作提供灵感。同时,通过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修改完善。
受陈老师影响和启发,室内设计班的同学们基本都参与到抗疫主题创作中,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创作了一幅幅抗疫作品,致敬那些冲锋在抗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目前已完成43幅,更多作品正在创作中。同学们表示,相比宅在家里,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更有参与感、成就感,自己也可以为国家抗疫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03朱朴——“五五课堂”获好评
“滴,扫码成功。”如今在街头,悦耳的声音,此起彼伏。可这声音不是支付已完成,而是朱朴老师让学生扫描二维码,给学生点名的新方式。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尽快适应网络学习这一新方式,朱朴老师不仅主动搜集学生们的听课习惯和喜欢的新颖方式,更结合课程性质、学生学情,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提出“五五课堂”这一新的细致化教学模式。
所谓“五五课堂”,是将课堂细分为五个时间模块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安排。第一个五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第二个十五分钟,观看自制微课,尽量给学生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画面;第三个十五分钟,发布随堂测试,当堂统计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这个环节也被朱朴老师笑称是中医的“把脉”,能有效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对症下药”、补缺补漏;第四个五分钟,难点分解讲解,及时帮助学生;第五个五分钟调查问卷,让同学们针对每堂课的教学提出建议,以便及时修改教学方式。
“五五课堂”模式,在学生中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学生逐渐掌握网络课堂学习节奏,课堂互动和测试效果大大提升,教学成效日渐凸显。就如朱朴老师所说,“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我的学生每一分钟的学习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让学生感受网络学习也会和课堂教学一样真实。” (通讯员:李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