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河北能院自2017年开设30学时、2学分的《劳动实践》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三层面、七维度、全过程”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2019年,学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劳动教育再升级,开展《劳动实践》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
多方联动,进行教学设计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与各系部、劳动实践课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师生需求;会同基础部调研实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安全工作处、图书馆等单位的岗位设置以及工作需求,讨论劳动教育教学任务;结合各单位实际,搭建了基础保洁、工具使用、收纳整理、餐具清洁、安全巡查和临时任务六个《劳动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各单位通力合作对以上六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方案。六个模块包含了自我劳动、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在内的劳动内容,既解决了内容枯燥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又实现了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合作、激励创造精神的目的。
四项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带岗教师进行劳动动员和安全防护等事项的讲解,指导教师指导相应模块教学任务。各模块教学衔接有序,各具特色。基础保洁模块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楼道和教室的卫生保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劳动光荣的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个人品质,推动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工作,让学生在清洁劳动中体会出劳动的艰辛与成就;工具使用模块将关键职业能力培养与劳动技能提升相结合,通过学习使用手锯、钳子、扳手等工具,使学生掌握普通劳动工具和专业劳动工具的使用常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现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理;收纳整理模块将劳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服装、图书、杂志的收纳整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用创新方法提升学生生活、工作中归纳、整理的技巧;安全巡查模块将劳动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通过到学校教学、生活场所巡查安全设备设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正确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汇报或排除隐患;餐具清洁模块将劳动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通过学生进入食堂清洗餐具,培养学生的清洗技巧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个模块的学习任务,达到了自育与互育相结合的目的。
四化管理,规范教学学习活动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遵循标准化、精细化、军事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制定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考核标准,促进教学任务的落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精细化管理模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把简单的事做对,而且持续做对,量化管理细节,每个细节做到“零缺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课学习时统一着装,佩戴劳动标识,服从教师安排,在校园行进时保持队列整齐,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科学分配学习劳动任务,男生女生分配不同任务,技能培养遵照由简到难的科学规律。
通过“多方联动、四项结合、四化管理”的劳动教育模块化教学,学生树立了新的劳动观念、端正了劳动态度,提升了劳动技能,在思维运用、知识掌握上了有了新的提高,培养了劳动情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收获幸福。
2020年,学院将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