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才是人生最亮丽的风景!”9月2日,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以《知行合一 爱国奋斗 担当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使命》为题,为2019级4699名本科新生和78名硕士研究生上第一堂思政课。
课堂上,成洪波从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三个维度,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列举老一辈革命家、优秀共产党员、杰出科学家和莞工优秀学子等生动案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成就和数据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启发同学们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爱国奋斗”的思考。
成洪波指出,爱国奋斗必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以一生的真情投入来爱国,这是新时代厚植爱国之情的必然要求。爱国奋斗必须砥砺坚定不移的强国之志。爱国不是多选题,而是单选题,唯一的答案是应当爱国、必须爱国,爱国是应当履行的道义责任。砥砺强国之志必须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新时代的立志强国者,应当拥有博大胸怀和世界眼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同外界对话和交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爱国奋斗必须力践脚踏实地的报国之行。爱国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要有脚踏实地的报国之行。
课堂上,成洪波向同学们抛出了三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成洪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切身感悟,并希望同学们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以及莞工的学习和生活,认真思考、研究、回答好这三个问题。
对于青年学生关注的香港当前局势和“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成洪波通过深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剖析事件的历史现实原因,告诫同学们要“明辨是非”。他指出,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事件的来龙去脉,充分剖析事件的内因外因;要认真领会中央关于稳定香港当前局势的精神,正确认识爱国爱港是香港主流的事实;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意义,理解“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港澳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粤港澳爱国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大意义。
随后,成洪波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互联网+高等教育三个维度,通过总结学校的发展历程,分析学校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前景,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奋斗终生;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二是要掌握科学方法。发挥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策略,运用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不断反思改善自身学习习惯,实现创造性学习。三 是要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全面提高身心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四是要增强斗争精神。明辨大是大非,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对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论和行为,要敢于发声,勇于亮剑;要传承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生活朴素的优良作风。
成洪波强调,青春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学校命运、国家命运同向而行。青春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国家进步交相辉映。希望新生们珍惜伟大新时代,把小我融入大我,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力践报国行,努力成长为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上完成洪波书记第一堂思政课后,新生们表示深受启发,对爱国奋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9级汉语言实验班的邹子盈同学表示,“听了成书记为我们上的思政第一课,更让我深知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与时代同频共振,将小我与社会和祖国紧密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2019级化卓2班梁达颖同学表示,“听完成书记的思政课后,我深感今日之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大学四年里,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9级金融专业陈楚桃的同学说道:“开学第一天,成洪波书记的讲话让我印象深刻。书记的讲话让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国家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在未来,我更应该脚踏实地,不记忘初心,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