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农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特别推出党代会代表系列访谈,听听党代表的心声。
今天,我们采访到的是沈文华老师。
作为北京农学院的一个老教师,我是1982年来到北京农学院工作的,是77级的大学生当中的成员。一直工作了那么多年,到现在也可以算称作是北京农学院的老人了。我一直没有离开教学岗位,我的教学工作一直持续到2015年,给研究生上课,我退休是2012年。这些年来,我就看到了农学院一步一步的在走上正轨,走上一个高等农业教育应有的一个发展道路。特别是当我们找到了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我们的发展目标的时候,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们很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学校的发展能够进入到正轨,这个正轨是指是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反哺我们的本科教学。在本科教学中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以大学生的学习收获为起点和目标来衡量我们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是不是到位。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学校真是取得了一个很好的进步。2010年我们有幸被清华大学看重,参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从同学们的反应来看,我们学校在以学生的学习收获为起点和目标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很准,特别是以科研带领着我们本科教学这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这方面,我们的学生也有高度的认可。我们的社会实践从原来小学期制一直到我们的3+1,这样使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实践,不管你是哪个专业,都能够跟我们的京郊大地发生紧密的联系,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地播撒到京郊大地上,到农民的收获当中去。
在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的今天,我觉得对学校最大的希望不仅仅是看到现在已经建起来的楼宇,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出一批能够引领学科和专业进步的一批大师。 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批北京名师,青年教师当中也有一批很突出的优秀分子,但是还不够。相比较之下,我们的师资力量并不算雄厚,很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在这里面能够出类拔萃。作为教学督导组的组长,我经常跟年轻老师相接触,发现了一批很好的苗子,现在已经有一批老师,他们能够指定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去听某某老师的课,我也听了这样的课,觉得非常受启发,能够在这些年轻导师的带领下,能够使我们的学科、我们的研究能力、我们的创新能力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这是我所寄予希望的。
我也希望在我们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能够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最近在论文答辩当中,我就发现了很好的一些事例。比如说法学专业,他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轮流做好答辩的记录,把它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来对待。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一个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这么一个转变。
在第四届党代会即将召开的时刻,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农学院在新一届党代会的指引下,能够带领全体党员,带领全体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奋斗,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取得更突出的成绩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