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成功举办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成功举办

中国高校之窗

2019060412510036.jpg

为落实王庭槐校长在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院院系系要有‘金课’,教师人人当‘人师’”的奋斗目标,增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提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新华特色“金课”,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于今年4月启动了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旨在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出发,增强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育创新,提高课堂授课水平。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历时两个月,经过院系推荐、督导随堂听课、学生评价等全面考察后,张夏怡、路月玲、王斐、魏洁书等16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决赛现场各展身手,为全校师生、专家评委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大比武。

6月1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在东莞校区举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党委周云书记、杨卫华副校长、李中生副校长、廖振亮副校长及各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各院系师生代表观摩了本次大赛。本次大赛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督导潘敬运教授主持。

16名参赛教师在决赛现场“同台竞课”,以精湛的授课技巧、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充分展示出中大新华课堂的魅力。经过激烈地角逐,邱思晖、徐聪聪最终获得一等奖;赖宁艺、王斐、彭俊英、韩天歌获得二等奖;路月玲、张夏怡、魏洁书、宋小芹、刘姝、张彦、赵平、黄珍霞、杨时娟、周酥获得三等奖;音乐系、护理学院两个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用爱立德树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教司吴岩司长“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讲话精神,围绕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工作重点的部署,根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王庭槐校长“院院系系要有‘金课’,教师人人当‘人师’”的工作要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旨在增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育和创新,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新理念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新华特色“金课”,为提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师”队伍。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中生副校长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指出,作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才能铸就“甘守三尺讲台”的职业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爱学生、爱专业、爱教学”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只有热爱才肯投入,只有“爱教”,才能“乐教”,最终方能“善教”。“学生是教师生命的阳光,从教是教师生涯最大的乐趣”,李中生副校长希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都能够以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能担当时代重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将“爱”投入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一名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人民教师。

教务处尹小川处长介绍道,自2011年3月以来,这已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坚持举办的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青年教师队伍的自我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切磋与交流的平台。本届比赛相较于往年参赛覆盖面更广,全校19个教学单位组织三百余名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初赛,基本实现了中青年教师“全员练兵”。本届比赛在评选设计上也有所创新,重新制定了更加全面、合理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评分标准,并将学生评价、随堂听课纳入决赛现场比赛成绩,提高了决赛分数的准确性、综合性、过程性,实现比赛现场“卖家秀”与实际授课“买家秀”的统一。

为保证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品质和规格,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特为决赛配备了强大的评委阵容,特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传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葡萄牙语系老师尚雪娇、广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主任李锦新、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马东明、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胡小平、星海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郭玮,以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督导潘敬运、陈玉川、罗蔚茵、龙冬阳、韦沛文、董丽明,谭杰文等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督导潘敬运教授担任此次大赛评委组组长。

■更新“互联网+教育”理念,共创教改育人新生态

比赛过程中,16位参赛教师紧跟“互联网+教育”理念,熟练运用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多维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演示,在15分钟内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展示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此次授课大赛中,去年新成立的音乐系首次推选教师参赛并成功闯入决赛,展示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美育工作的新成果。邱思晖老师以“声乐演唱之咬字——以歌曲《家》的演唱教学为例”为主题的课堂演示中,通过辅音和元音的基础朗诵训练,对学生普遍性的发音错误进行纠正,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了声乐演唱中的咬字训练,吐词清晰并融入情感地唱出了歌曲《家》。

护理学院的徐聪聪老师以“青霉素皮试”为主题,再现了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精彩课堂。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模拟出真实的坠楼伤患现场,将同学们带入教学情境。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自主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课堂结合真实的人体注射实操案例,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护理实操步骤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经济与贸易学院王斐老师主讲的“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僵局”通过生活中购票矛盾的情境呈现,将“谈判僵局”的概念引入课堂,

中国高校之窗


广州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的前身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举办高校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出资方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的院校。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2021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