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201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举行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大连海事大学201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举行

中国高校之窗

11月7日,大连海事大学201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隆重举行。本次洽谈会共有413家单位参会,提供8602个招聘职位。其中,航海类职位1308个,信息类职位1926个,交通运输管理类职位966个,装备制造类职位1043个,金融证券类职位547个,文法语言类职位472个,不限专业职位2340个。此次洽谈会参会单位数量、质量再攀高峰,许多学生现场达成签约意向。

20181107301106.jpg

校党委书记郑少南、党委副书记许民强、副校长孙培廷亲临洽谈会现场与用人单位代表进行交谈,感谢用人单位长期以来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帮助,了解人才招聘需求和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反馈。同时,校领导还与应聘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求职意向和签约状况,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充分准备,积极应聘,力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更好地为用人单位集中选聘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为广大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双选”平台,学校周密筹备,精心举办了今年规模最大、岗位最多的一场洽谈会。

供需见面洽谈会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参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对学校组织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此次洽谈会组织缜密、服务周到,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深切关爱,展示了学生就业招聘精准化服务水平,让用人单位切身体验到“宾至如归、星级服务”的感受。

供需见面洽谈会的成功举行,与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密不可分。2018年,学校聘任了50位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家,通过举办“就业文化节”、“求职训练营”等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不断提高“盯”、“抢”、“挤”、“拓”、“护”就业市场的能力,分组、分区域、分专业走访15个省份,27个城市,145家单位;通过举办组团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等多渠道、多元化方式,推进用人单位招聘精准服务,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开展“海大实习生”计划、“企动未来”暑期就业实践活动等,推进就业关口前移。规范和完善就业管理程序,分层面、分阶段开展就业管理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未就业情况“摸底”调查,提升就业工作精细化水平。

据悉,大连海事大学2019届毕业生562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176人、毕业研究生1451人。此次洽谈会之前,已经有1274家单位进校招聘(世界500强、国资委企业65家),同比去年增长83.5%;发布需求信息1146条;全年进校单位和未进校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总计需求人数75000余个,供需比达1:13左右,再创新高。

链接:2018年,学校深入实施就业工作“131”工程,即加强“一个保障”——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实施“三大计划”—— “就业指导领航”计划、“就业市场导航”计划、“就业管理启航”计划,打造“一个平台”——打造一流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推进“一流就业”工作发展,保证了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实施“就业指导领航计划”——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求职能力。

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学校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并不断探索慕课、微课等新型课程形式。不断推进就业指导关口前移,将就业政策文件、就业市场分析、职场胜任能力等内容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形势与需求,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做好充分求职准备。

二是聘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家。在政府机关、培训机构、高校、知名企业、校友中聘任了50位专家,邀请专家深入分析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主体多样的就业指导讲座、沙龙等活动。

三是开展个性化咨询辅导。通过“一对一”、团体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困惑,找到提升自身求职能力的途径。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深入分析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提升学生就业实战能力。针对“未就业”、“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密集型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四是举办“就业文化节”活动。精心组织策划 “职来职往、简历制作大赛、实习生计划”等18项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主题实践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求职竞争力,努力营造共促就业的文化氛围。

五是创新开展“求职训练营”活动。创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通过沙龙、辅导、拓展实训、讲座、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 等指导活动,全面提高学生求职能力。

六是深入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方式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引导航海类专业学生到海上建功立业、促进海运强国建设,鼓励陆上专业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和辽宁发展需要紧密集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实施“就业市场导航计划”——为学生就业搭建高层次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组长单位作用。自成立以来,大连海事大学连任五届组长单位,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信息服务、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合理配置”等五大功能,提升学校在航海院校和航运企业领域的影响力,保障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也辐射陆上专业学生就业。

二是提供就业精准服务。为更好地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就业精准服务,学校通过组织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大型集团企业组团招聘会、人社局组团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生源信息发布会、实习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三是全面加强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研究制定《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方案》,分组、分区域、分专业走访用人单位;2018年上半年共走访15个省份,27个城市,145家单位。建立“星级客户式”管理模式,筛选星级客户135家,提高招聘服务精准度。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供需比达1:10左右。

四是推进就业关口前移,促进学生在就业实践中成长。持续开展“海大实习生”计划。2018年进校招聘实习生单位96家,提供实习生岗位2215个,总计465人签约参与暑期就业实习。创新开展“企动未来”——暑期就业实践活动。总计13支队伍79人参与,涉及全校各学院相关专业,累计走访北京、上海等17个城市的75家用人单位,覆盖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15个行业。分层次举行学校、学院分享会,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实施“就业管理启航计划”——助力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一是健全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学校坚持将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的核心,充分发挥就业数据的反馈作用,不断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三方联动机制。学校研究制定《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实施方案》,完善学生就业工作“倒推”机制;每年精心组织编制《学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学院、分专业总结分析学生就业情况,通过就业反馈信息“牵动”招生、教学、培养等各项工作,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的培养链。

二是规范和完善就业管理工作程序。特别设立了就业综合业务“一站式”服务大厅,在资格审查、就业派遣、违约改派、丢失补办、协议书鉴证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分层面、分阶段针对毕业班指导员及就业负责人开展就业管理专题培训。

三是不断优化就业管理服务机制。各学院选派专人负责就业管理工作,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规范。自4月起每周开展未就业情况“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学生就业动态,逐一了解未就业毕业生现状,做好精准服务。自5月起每周面向全校公布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确保就业信息公开,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是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实时跟踪准确掌握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就业动态,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一对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业招聘信息推荐、就业管理服务等实施精准帮扶,实现就业困难学生100%就业。(通讯员:张淼 朱喜田 高剑桥)

中国高校之窗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