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联合举办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进程座谈会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东北大学联合举办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进程座谈会

中国高校之窗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28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进程”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国家级智库的专家学者,东北地区科研机构、高校的相关学者,企业领袖,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改善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认为,东北振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第三,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第四,要下决心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吸引企业的软环境。

吉林省政府原省长、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洪虎认为,振兴东北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比较优势,体现超前发展趋势的振兴目标,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振兴东北要解决认知束缚,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束缚;要靠人才兴业,振兴东北人才是第一资源,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环境是第一因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认为,东北经济结构的调整,要靠市场的力量,特别是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在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倒逼深化改革,取得新的进步。要抓住东北亚的发展机遇,扩大开放。

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晓梧认为,与全国其他几大区域相比,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推动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同时,利用朝鲜弃核发展经济的机遇,进一步把东北外向型经济搞好,这个时点非常重要。第一,要充分的重视和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第二,要发挥外贸、物流、人文交往,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关键。 第三,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形成合力,加强政府间的协调与沟通,避免相互竞争。政府比较注重本地区的GDP发展,特别是行政区划内的项目,造成了重复建设和重复对外的协调不够,协调起来非常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朝鲜半岛形势改善的背景下,应深入研究是否给东北振兴提供重要发展机会。东北地区要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准备。思考还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来推进朝鲜和平统一进程与东北振兴相融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东北振兴需要新的热点,这就需要在东北深化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东北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体制机制问题,东南三省和若干城市与东北三省和城市对口合作,是推动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应在此基础上创办“特区”,先形成体制机制创新的小环境,形成营商环境的新窗口、转型升级的新高地、创新发展的新环境,逐步影响改变东北体制机制大环境,推动东北改革开放发展实现突破性进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认为,东北经济走出低谷了,正在回升,但是回升的势头还显得不够强劲有力。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既要借助“外力”,也要苦练“内功”。从内部角度,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需要着力做好五个“一”: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在领导干部的思维观念、诚信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还需大力培养一批民营经济主体,使他们成为对外开放的生力军。二是引进一批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会成为东北地区推进对外开放的主体。三是打造一批平台,尽可能多的建设中外合作园区,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四是建立一套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鼓励对外开放。五是建设一些通道,尽快和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形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韩国东北亚研究财团专家SeungRok Park认为,要改善营商环境,需要从四方面入手。首先,从日本、韩国的经验来看,国民经济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政府干预市场过度会引发更多的低效率。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金,有些城市已经超过了1万美金,这样的条件下,政府过多的介入市场可能会带来日后很多的问题。第二,为了提高市场效率,应该降低高效率企业市场进入的门槛,同时实现低效率企业的自由退出,有些地方政府支持低效率企业,让它存续下去的话,是不合理的。第三,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最基本的内容,必须得到尊重,而且必须要付出合理的代价。第四,地方政府过多的保护和补助政策会阻碍企业的产品升级,可能会延迟营商环境的改善。

充分利用东北亚国际格局变化,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李小雪认为,东北地区急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恢复经济发展的活力,需要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有大动作、大部署。站在全局角度,东北地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能不能对全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需要中央政府和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共同谋划、协同发力。同时,需要在东北普及金融文化、培育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的力量,以形成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在东北亚局势变化的背景下,讨论东北问题不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问题,变成了中国的国家战略问题。第一,东北振兴不是老工业基地问题,是东北经济问题,对东北经济问题的分析应该置于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之下。第二,南北朝鲜和平发展的进程是新国际格局的一个最大变化。南北朝鲜和平发展如果顺利,将释放很大的红利,这个红利最大的是北朝鲜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能不能考虑东北东部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将朝鲜的廉价劳动力,韩国、日本的资本结合起来,充分塑造东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就改变了东北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第三,“一带一路”建设将是大规模装备制造业的用武之地。如果中日韩三国合作起来,利用东北亚的装备制造业优势,共同走出去,在第三个国家进行合作,可能会创造新的机遇新的机会。

将东北东部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与朝鲜开放全面对接的战略衔接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朝鲜半岛和平局势好转,东北地区发展的国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这为重塑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带来难得机遇。为此,提出新格局下中国东北开放的三点建议:一是以九大口岸为新支点,尽快推动新一轮的沿边开放。包括对朝、韩陆路口岸重点(丹东、集安、临江、珲春)和对俄罗斯陆路口岸重点(珲春、绥芬河、抚远、同江、黑河、满洲里)。二是打造13城市东边道经济带,为东北沿边开放提供“二线支撑”。包括辽宁的丹东、本溪,吉林的通化、白山、长白山管委会(二道白河)、延边州和黑龙江的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伊春。从南向北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一个“二线支撑联盟”。三是以京沈高铁开通为契机,寻求东北和京津冀经济带的战略对接。该条高铁线路穿过河北省北部,北接内蒙,既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将东北振兴和京津冀发展战略整结合起来。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东北经济增长缓慢,除体制机制与结构问题外,开放程度低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东北东部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沿边贸易区。当前,朝鲜弃核开放,朝鲜半岛和平发展趋势已经显现,这将为东北地区,尤其是东北东部经济带来了三大机遇。一是朝鲜弃核发展经济,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为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二是朝鲜有迫切、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愿望,势必显著拓展我国东北特别是东部经济带的外需空间。既有利于东北东部发展消费品产业,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解决了朝鲜消费品和资本品的短缺的问题。三是朝鲜有成本低廉、优质充足的劳动人口,这势必给解决我国东北、特别是东部经济带人力资源不足难题提供新的途径。

李凯教授指出,应将东北东部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与朝鲜开放全面对接的战略衔接带,以基础设施、消费品、生态旅游为重点合作领域,以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将东部经济带建设成服务鸭绿江沿岸、辐射东北腹地、面向朝鲜和东北亚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区、走向世界的重要出海口岸、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成为东北新一轮振兴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对于如何借朝鲜弃核发展经济,激发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方面,李凯教授认为应重点布局三大行动。一是打通“一条通道”。开辟出伊春—首尔“4 + 1 + 1”中朝韩三国经济大通道。通道包括东部经济带的伊春、牡丹江、通化、丹东4个节点城市,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在交通、能源以及贸易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二是打造一个特区,把边境城市丹东打造成“东北深圳”。东,可以带动吉林和黑龙江,解决吉林黑龙江没有出海口的困扰;西,可以带动庄河岫岩,形成丹东——大连经济带;北,可以带动本溪与沈阳城市圈融合,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三是打造一串“珍珠链”:以丹东为龙头,将对朝重点口岸城市(集安、临江、长白、图们、珲春)打造成贸易和投资的“珍珠链”。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领域,加强中、韩、

中国高校之窗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详细】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 110819
  • 024-83687392
  • https://www.n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