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控制与优化”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智能感知、控制与优化”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中国高校之窗

20180911125561021.jpg

9月8日,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东北大学承办的“智能感知、控制与优化”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家人社部专技司副司长王明政,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安财,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东北大学副校长冯夏庭,北京大学教授段志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侯忠生,以及国家人社部专技司、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厅、东北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东北大学的近百名博士后、博士全程参加了论坛活动,享受了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

冯夏庭代表东北大学感谢主办单位的信任,对承办此次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表示荣幸,对与会专家和博士后的光临表示欢迎。冯夏庭简要介绍了东北大学近些年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博士后工作的举措和成绩。冯夏庭希望,此次论坛能积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为控制学科专家学者拓展研究视野、增进学术交流提供有效平台。

王明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全国博士后委员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得到了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热烈响应,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已逐渐成为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竞争大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博士后是创新人才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明政希望,此次论坛对提高博士后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开阔眼界、提高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李安财在致辞中感谢国家人社部专技司对辽宁省博士后建设工作的支持。李安财表示,东北大学近些年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辽宁乃至全国人才培养与输送作出重要贡献。李安财指出,辽宁省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相继出台了包括针对博士后的“青年人才储备计划”等政策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希望全国各地人才能在辽宁建设中大展宏图。

经专家评审,俞晓磊、万安平、刘彬、刘树美等4名博士后撰写的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大会特邀报告人柴天佑、段志生、侯忠生先后作大会报告。柴天佑作了题为“制造流程智能化对人工智能的挑战”的报告,通过分析流程工业和离散工业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目标、智能制造的发展远景与核心技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的内涵与未来规划等,重点提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段志生的报告主题是“几类复杂系统控制问题”,重点介绍了大系统控制、复杂网络同步控制与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等三类复杂系统控制问题,以及这几类问题中的一些特殊课题;侯忠生的报告主题是“PID百年疑惑一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及其进展”,从PID现存问题出发,着重介绍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及应用进展、新型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带有抗动的无模型自运应控制、处理复杂连接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等内容。

在分组论坛中,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结合投稿论文和参与研究的项目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中国高校之窗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