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委员会、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第三总体设计部承办的第15届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于近日成功在大连举办。
空气弹性技术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也是流固耦合力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相关的试验技术及计算方法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总体、气动、结构、控制、优化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此次会议是我国空气弹性专业最高水平的盛会,共吸引了来自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商飞集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北京研究发展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八院、十一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型号单位以及高校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代表中包含多位飞行器设计领域的资深强度总设计师、资深教授等专家学者。
8月25日,大会会议首先由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白葵所长发言。白葵研究员首先阐述了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大会的主要目的和发展情况,随后高度赞扬了大连理工大学对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表达了专委会对大连理工大学的深切谢意,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王博教授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代表进行了发言。王博教授详细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基本教学科研情况以及航空航天学院的主要发展情况,明确表达了学校领导对航空航天学院气动弹性专业建设的支持,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学术报告由6位空气弹性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其中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钱卫教授进行了题为“气动弹性风洞实验的问题与挑战”的大会报告,详细阐述了气动弹性风洞实验在过去数年内的进展以及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趋势,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共鸣,即飞行器的型号设计仍然需要准确的等效风洞试验验证,相关的风洞试验技术仍然是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