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强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教育,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高职办学经验基础上,以“创新”为动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锻造“双师”队伍,并充分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出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是一所普通高校向伟大“强国梦”的致敬。
一所以创新为动能的职业院校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钟灵毓秀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榨菜之乡——涪陵,是重庆市政府部门举办、重庆市教育部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德、博学、强技、创新”的校训,“能力为本、就业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突出高等性、保持职业性、体现区域性”的办学思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良好”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展评活动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等。
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系、财经贸易系、生物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与电子工程系、艺术与文化传播系等6个教学系;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5个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及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重庆市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能力建设(骨干专业)项目、中澳合作推广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进入21世纪,涪陵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在这一崭新的历史机遇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化压力为动力,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打造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专业教育强化技能、人文教育提升素质、强身健体锻造体魄”的“四位一体”素质教育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建设具有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特色鲜明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为了充分发挥地处涪陵的区位优势,学院的所有专业全面对接涪陵地方产业。汽车、电子、机电类专业对接了涪陵汽车、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生物、食品、化工类专业对接了涪陵生物医药、榨菜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产业;财经、贸易类专业对接了涪陵现代服务业。学校还积极邀请企业全面参与专业、课程开设与建设,人才培养形成了“政校企”共建、共育、共赢的良好局面。此外,学校还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及人才培养,在涪陵区启动涪陵综合保税区建设之际,学院就提前开始与阿里巴巴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并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谈及学校的发展思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宋正富教授认为,一所学校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重要的动能,而创新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必须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他强调说:“创新不能是天马行空,应该建立在对现实的充分了解、对需求的精准分析基础上,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和实践“行业、企业、专业相衔接设置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相衔接开发课程,政府、学校、企业相衔接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三个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对行业企业生产技术与发展现状有基本了解,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实训条件,培养“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五有”创新人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筹措资金建设了集教学、科研、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下设实训室122个,新建校中厂3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应用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同时,学校与132家企业校企合作办学,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校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实训实验的硬件条件。
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教师科研创新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学院教师每年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择10—15名学生,先训练一些基本的科研实验操作技能,再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由教师给出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头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最后选择几名优秀的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选择课题、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场以创新为向度的教学改革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改革,创新推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工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