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2016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

中国高校之窗

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承办的2016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航海领域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组织、机构、企业代表192人出席年会。中央电视台资深评论员、著名军事专家、海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教授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本次年会共评选出年度优秀论文87篇,数量均创历届年会之最,52名论文作者到会交流,向与会各方奉献了一年来最新理论或技术创新成果。

19日上午,2016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开幕。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黄有方,海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副校长潘新祥,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梅江、南海救助局李辉、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社长袁林新,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王群,中国航海学会副秘书长施朝健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应邀出席的还有台湾中华海洋事业协会理事长张清风、荣誉理事长徐国裕,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船长赵庆爱,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王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航标处处长曾晖,上海欣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船长胡月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张志兵以及中国航海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各位理事等。开幕式由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余世成主持。

黄有方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历经37年的发展成长,已经成为中国航海科技工作者交流经验、互通信息、追求发展的共享互动平台,成为展示航海界科技进步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资源优势平台。中国航海学会在当前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航海科技研究能把握正确的学术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海洋强国、海运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发挥航海科技和航海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希望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能更加有效的巩固品牌效应,在助力国家创新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不断整合优化资源,改进服务手段,深化学术质量,促进成果转化,更多更好地推动和引领航海学术的持续发展。

郑少南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多年来中国航海学会在学术交流、科技普及、技术服务、承接政府职能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学会更加注重提升学术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注重倡导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航海学科的发展和航海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大连海事大学作为行业院校,始终坚持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以引领海事教育发展,促进交通科技与文化进步为己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行业人才培养、交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等取得了明显进步。面对行业发展的全新形势,我们有愿望、有责任承担起更大使命和任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航海科技进步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学校将进一步通过航海学会这一平台,为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年会上,尹卓教授作题为《中国南海问题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的主旨报告,与大家共同探讨南海问题。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教授应邀到会,作题为《航海科技新发展及教育展望》的主旨报告,与大家共同探讨航海科技新发展以及未来航海教育的发展方向。

会议期间,六名专家学者围绕海事风险管理、北极问题、e-航海框架下的导助航应用服务、应急抢险、卫星空间资源在航海领域新应用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10月20日下午,2016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圆满完成各项日程,顺利闭幕。资深船长胡月祥在闭幕式上作题为《海员——大国航海工匠》报告。

据悉,中国航海学会一直致力于搭建航海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交互平台,促进航海界人士的沟通交流。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37年,是我国航海界享有良好声誉的权威性学术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37年来有近2万篇论文参与年度论文征集活动,其中5千余篇论文获邀参加年会交流或被收录论文集,为我国航海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航海科技人才。 (通讯员:吴江涛 隋雪梅 王伟)

中国高校之窗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