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鼓励学生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典型,树立标杆,用先进典型感召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华侨大学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励志成长,华侨大学2016年设立了校长特别奖,并于9月首度颁发,嘉奖了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道德品行等方面表现突出或有其他特殊贡献的20名学生个人或团队。
华侨大学报推出系列报道,分别介绍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彰显其精神风貌。望获奖同学珍惜荣誉,志存高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追求卓越,再创佳绩;望全校学生以获奖同学为榜样,刻苦钻研,拼搏奋进,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每天早上8点来到位于泛华科技大楼一楼的实验室,阅读文献、做实验、写文章,中午吃完饭又回到实验室,看会儿轻松短视频,短暂休息后又继续工作,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宿舍。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生活,就是霍京浩读博期间的基本生活状态。
看似单调枯燥的实验室生活,却是霍京浩最为充实、最引以为豪、最为怀念的时光。
霍京浩是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2013级博士生,主要进行新能源材料相关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整天泡在实验室的她,读博期间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Journal of Power Sourse、 Electrochimica Acta、RSC Advanc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7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30以上,而很多博士只需在此类杂志上发表1篇文章即可毕业。此外,她还曾获“20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年华侨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因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成绩,今年9月,霍京浩获得了华侨大学首次颁发的“校长特别奖”。“非常开心啊!”得知自己获奖时,霍京浩刚刚毕业离开母校,入职陕西科技大学,担任一名讲师。她说:“这算是对我华大9年学习生活的一个肯定吧!”
回首过往,霍京浩感慨万千:“一开始,我对自己的专业、对科研其实也没什么感觉。”2007年就入读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她,曾考虑过跨专业考研。大三时,专业课的学习,让霍京浩接触到可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功能材料,她逐渐地发现了本专业的乐趣,决定考取研究生。
2011年本科毕业后,在班主任兰章老师的推荐下,霍京浩成为了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中心的一员,师从该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副校长吴季怀教授,开启了硕博连读5年的学习、研究生涯。
霍京浩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研一研二时,她主要跟着师兄师姐做基础性的实验,研二下学期,到台湾东海大学同时进行新能源材料有关研究的课题组交换学习。前两年,她并没有产出什么重要的成果。
到了博一开题时,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发表了文章,霍京浩开始着急了。但她很快意识到,“着急也没有用,只能静下心来,继续阅读文献,继续做实验,才可能出成果。”博一下学期,霍京浩开始“爆发”。她说:“在导师吴季怀教授的指导下,之前的积累好像开始发挥作用,做实验突然有了感觉,自己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此后,霍京浩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先后发表了7篇SCI论文。
谈起做实验、写论文,霍京浩津津乐道。“做实验、写文章最‘磨’人了。”她说,做实验很少能一次成功,失败了就再重来,“有时候感觉都要崩溃了”。但是,“只有坚持了才可能会有成果,一旦中断了、放弃了,就肯定会失败。”霍京浩喜欢将一个体系的实验集中时间做,若失败,就不断思考怎么去改进、优化实验,大胆地尝试,直至成功。每次实验的记录,她都会尽量详细,并及时地处理实验数据。有了实验结果后,她就第一时间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论文发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拖延症,要有意识地强迫自己,今日事今日毕。”
霍京浩说,发论文也一样“磨”人。每次投稿后,可能会被拒稿,“每被拒绝一次,就怀疑自己一次”,有时还会被打回来重新修改、补充数据等等,来来回回,一篇文章折腾下来,要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脾气都会被磨没了”。
每当做实验不顺或者写文章很痛苦时,霍京浩也会和其他女生一样,去逛逛街,“买买买”。但是,“第二天还是要乖乖地回到实验室,继续做实验,继续改文章。”她说,一旦实验成功或是文章发表出来,就会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做实验、写论文很‘折磨’人,也很‘磨练’人。”霍京浩说,磨练几次后,做事就会更加踏实,更有耐心,更沉得住气。而“踏实”“专注”“沉得住气”,正是实验室老师和师弟师妹们对她的印象。
霍京浩很庆幸自己能从事科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事。”
对于科研成绩的取得,她说,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特别感谢导师吴季怀教授和实验室老师们的指导,感谢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的帮助。“虽然导师并没有给我们太大的压力,但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大家都很拼,也彼此互助,实验室的学术氛围特别好。”平时,霍京浩也参与实验室仪器的日常测试和维护等工作,指导学弟学妹们操作实验等。
“现在回想起来,最怀念的还是泡在实验室的时光:导师的细心指导,师兄师姐手把手带我们做实验,我们在那里一起闲聊、交流讨论……太美好了!”霍京浩非常感恩在华大的时光。(通讯员:吴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