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团来贵州民族大学作报告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4���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团来贵州民族大学作报告

中国高校之窗

11月17日,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教育科技司联合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在贵州民族大学15号教学楼会议中心举行。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沈林,贵州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代其平,英模报告团成员,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和教育科技司高教处相关同志,省民宗委相关处室同志,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鹏程,副校长杨昌儒,纪委书记姜再阳,副校长胡忠良、王林、樊铁钢及广大师生400余人参加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张鹏程主持报告会。

校党委副书记张鹏程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报告会旨在大力宣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沈林副巡视员在致辞中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团,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掀起学习、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新热潮,使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开花结果。他强调同学们要学习先进典型始终忠诚于党、热爱祖国、敬业奉献的坚定信念,学习先进典型自觉践行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促进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意识,凝神聚力、开拓进取、善谋实干,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出生在四川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是党和部队把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培养成一名军医;是新疆各族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关心爱护,鼓舞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是人民军医这个职业,给了我为新疆各族群众和部队官兵做一些事的机会。我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党,离不开新疆各族群众,我理所当然应该为党工作,为老百姓做好事!”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乡亲们给予我的崇高荣耀、鼓励和鞭策,为我增添了更多的工作动力。我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所做的一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出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医生的天职,做了应该做的事。我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至理名言,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崇高精神,只是把‘守护生命、传递幸福’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卫生院院长洛松江村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

“许多人总是好奇地问:‘和田玉龙号’也就是一趟普普通通的‘绿皮车’,咋就成了人人叫好的‘金火车’?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始终守望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信念,把列车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亲情、有梦想、有希望。在千里铁道线上,我们将一如既往,让更多的各族同胞乘上‘金火车’,奔向幸福路,实现中国梦!”中国铁路总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客运段和田车队队长艾尔肯ž肉孜讲述着自己的工作经历。

“随着项目建设推进,爱做梦的我提出两年内把左溪村建设成浙江畲族第一村,下一步决定牵头成立左溪畲寨乡村旅游公司,为了更好经营农村,前年我自费报读了浙江大学MBA研修班,决定用工商管理理念来管理农村工作,努力实现我们的左溪梦!最后请大家去左溪畲寨做客。”浙江省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支书蓝学许向大家描述了他的美丽梦想。

“6年来,我行走在新疆和上海之间,行走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真情和责任架起了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把国家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政策和关心带到了新疆的土地上,努力把内地高校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懂得为家庭、为社会、为新疆、为国家感恩和奉献的有用之才。”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洪汉英动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工作经历。

副校长杨昌儒在总结讲话中指出5位同志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或所在单位、地方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先进事迹和真切感受。从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到真情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深化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感;从治病救人社区工作,到大学校园里尽职尽责的辅导员,诠释了民族团结大义,展示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传达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创建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使在座的每一位同志受到心灵的洗礼。他指出希望贵州民族大学广大师生员工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为榜样,以模范事迹报告会为契机,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报告语言朴实、真挚感人,不时获得阵阵掌声,不管是身著军装的少将,还是基层卫生院院长,或者是列车车队队长,又或者是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大学辅导员,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坚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救死扶伤、医治病人,服务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吃苦耐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无私奉献、情系民族学生,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用青春和汗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各位模范都是平凡之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通过无私奉献成为人人敬仰的模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向模范代表们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爱岗敬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晏超这样告诉记者。

“听完报告后,我被他们的事迹所震撼,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他们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少数民族的关爱深深触动了我,我也是少数民族同胞,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今后自己会积极投身到民族团结这项伟大事业中去。”法学院学生陈旭红慷慨激昂地诉说着自己的感受。(通讯员:乔志云 杨正莲 马托 瞿宏伦 潘德玉)

中国高校之窗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