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5年年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ȫ���ߵ�ѧУ����
ȫ����У2025�������״�
2025���ҵ��
��ͨ�ߵ�ѧУ����רҵĿ¼  2025��
�۽�������
��ѧ�����ʵ��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5年年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

中国高校之窗

近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5年年会在孔学堂会议中心召开。与会学者来自海峡两岸四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杨昌儒教授及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学院院长陈玉平主持。

杨昌儒教授在致辞中对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向与会来宾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他指出,文学史料学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整理、考证与研究,讲究从扎实的文献资料出发,进行细致严谨的学术考证与理论探索。加强这一学科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对经典和文献的敬重之心,有助于弘扬辨伪存真的优良学风,有助于推进“考证与立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年会由贵州民族大学承办,必能促进贵州民族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会长郑杰文教授在开幕式上提出了应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路进行反思,提倡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的重建:不能简单移用西学的方法,而应主要使用传统的方法研究传统的学问。

在大会主题发言阶段,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陈才智研究员则以白居易《琵琶行》为个案,从图像化的角度研究了文学传播方式在不同时代的变异及其对文学经典化的重要影响;胡大雷教授梳理了“贵古贱今”思想及其批判的历史进程,解析了这一思想及其批判的思想文化背景;台湾东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程克雅教授以胡绍煐对《文选》的笺证所引《尚书》材料为例,提出其笺证方法的特征及贡献,体现了扎实的考据能力,发展了传统之学。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锋兵博士近年专注于西南及贵州本土的佛教文献及文学的整理与研究,本次集中阐释了黔灵山坛场的开拓者赤松和尚的诗文创作情况,彰显了贵州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

大会期间,与会学者就古代文学史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学者们分别从古代文学思想、文学传播、史料发掘与整理、地方文献搜集利用和价值等方面,分享了古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相关经验,小组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郁,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体现出较高学术水准。这些论文视野开阔,推动了文学史料学研究。

中国高校之窗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详细】